【香港家书@20201212】「蜕变计划」副总监 宋恩荣
2020-12-12

「蜕变计划」副总监宋恩荣——为香港燃点希望

*标题由编辑所加

浩然同学:

 

自从你进入中大法律学院,一贬眼快将四年。你一直希望投身法律工作,帮助伸张正义。从你的电邮看到,你对当前社会问题有深刻的反省。 对于反修例运动中被捕的一万多个年青人,你不断思考能否在维护法治的大前提下帮助他们;你看到触犯法律固然要承担责任,不过年青人一时冲动下犯事也需要给予机会。

 

你看到最近特首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以「警司警诫」或「签保守行为」的方式处理反修例事件中的非严重罪行,愿意视乎情况让涉案年青人改过自新。你在电邮中询问,这是否解决问题的好辨法? 其实早在今年4月, 我和一些其他学者及专家已经指出:在香港法律制度下,「警司警诫」和「签保守行为」是两种一直行之有效,不会留下犯罪纪录(案底)的酌情安排。祗要罪行性质轻微、涉案人有歉意、过往行为良好,当局应尽量以这两种安排结案,以免涉案青年留有犯罪纪录,阻碍他们重新投入社会。

 

「警司警诫」适用于 18 岁以下的犯有刑事罪行的少年,由警司行使酌情权警诫,不会送交法庭。「签保守行为」没有年龄限制,涉案人可以向控方申请酌情安排,在控方同意及裁判官批准的情况下撤回控罪,当事人须「自签守行为」,即承诺在为期不超过 3 年的担保期内,保持良好行为;因为涉案人士没有被定罪,故不会有案底。

 

在今年6月,我们创立「蜕变计划」 (Project Change),为参与反修例运动中的涉案青年提供全面的社会心理辅导服务及面对司法程序的支援。计划成立以来一直向涉案年青人推荐并为他们争取以上两种不留案底的安排。不过,我们发现,反修例事件至今已18个月,约1700名 18岁以下的涉案少年只有19人以警司警诫的方式结案,比例微不足道;我们又发现,近日申请「签保守行为」变得日益困难。我们欢迎特首的声明,不过措施是否能真正落实,仍然有待观察。

 

未能符合以上两种结案安排处理的涉案青少年,一旦被定罪便有案底,不过法庭对青少年除惩罚外还会着重更新。法庭会查询他们的个别背景及独特情况,以考虑替代监禁的刑罚:包括社会服务令、感化令与及不同方式的羁留处分(劳教中心、教导所、更新中心等等)。「蜕变计划」的专业团队,会因应涉案青年的个别情况,向法庭争取最适合他们更新的处分。

 

「蜕变计划」核心成员包括社工、精神科医生、心理辅导员、家庭治疗师、律师以及学者。我们的跨专业的团队,为涉案青年提供整全、跨专业及度身订做的服务。「蜕变计划」财政独立,并非由政府资助,为涉案青少年提供政治中立和去政治化的专业辅导和支持, 帮助他们重拾希望,也为高度撕裂的社会重建团结。

 

「蜕变计划」成立至今约半年,接受服务的青年及家人共有六、七十人。涉案青年及他们的家人要面对众多复杂的决定:在诉讼方面,他们要了解如何申请法援、选择辩护律师或寻求其他法律意见,要探索是否申请签保守行为或进行其他辩诉协商,如果被判罪又如何求情及争取适切自己更新的判决。在个人前途方面,他们要学习在面对诉讼的情况下重整生涯规划,包括如何在判决前完成学业或者升学,以及了解一旦被判有罪后面对的选择。 无论是情绪问题(包括焦虑、压力创伤后遗症、抑郁症或惊恐症等)、家人关系破裂、法律程序或者生涯规划,我们尽力作适切的支援。 在我们支援下,不少面对诉讼的年青人,包括被控告暴动罪的年青人,可以重燃希望, 勇敢地面对裁决,与家人和解并重整自己的生涯规划。

 

浩然同学,你一直醉心学习法律,不但成绩优异,也希望将来能够贡献社会。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法庭判决不单只要彰显公义,也要照顾涉案青年的更新;年青人是香港的宝贵资产,也是我们社会的未来;为年青人燃点希望,也是为香港燃点希望。对于有志投身法律专业的青年,我一直有殷切的期许。如果你愿意参与我们的工作,可以进一步详谈。

 

祝你考试顺利!

 

宋恩荣

2020年12月12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家书】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陈颢之、张凤萍
编导:陈颢之、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

专题分类:专题文章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