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
嘉宾: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助理院长(环球拓展)、微生物学系临床教授及副系主任陈福和教授
「我是陈福和,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助理院长(环球拓展)、微生物学系临床教授及副系主任。我同时兼任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感染性疾病医学部教研室主任,以及香港青年科学院的院士。我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新发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控制。」
陈福和教授主力从事的研究,是有关于建立一些新的体外和动物模型,利用这些疾病模型去找出新发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特性和致病机制,并且开发新的药物。他认为在这个领域的科研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时间。
「作为一位医生,我们本身已有繁重的临床工作,在大学亦有教学以及研究工作。我们的研究讲求时间性,因为新发传染病不会等人,我们永远感觉自己在与病毒或其他新发传染病病原体进行时间竞赛。无论是心理还是体力上,时间都是我们这个领域研究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当然,在紧张的生活中,我们也尽量希望平衡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令我们发挥到在社会上的功用。大家如果回顾历史,一些已知,有一定历史的传染病,曾被称为新发性传染病,因为当时没人认识它,以往也会出现不同地方或全球性的爆发,但是相对来说,频率没那么快,这可能是因为现时的检测手段进步,但同时亦与全球化有关,自从有了更便捷的交通工具,特别是飞机,让人类、动物和病原体能够快速传播到全球各地,新冠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陈福和教授表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新发性传染病的出现。
「我们相信新发性传染病必然会再出现,下个问题不是它会否再出现,而是何时出现,是哪一种新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因此在未来十年或更久远的时间,我们要一直关注不同传染病的出现及其变化。 在流行间歇期,即是大流行过后的平静期,我们和全球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并没偷懒,而是仍在努力争取时间研究更新的诊断方法、疾病模型和药物及疫苗,特别是因为我们难以预估下一次是什么新的病毒或病原体,以及它何时来临,我们希望做的并不是开发只针对一种细菌或病毒的药物,而是希望开发广谱性药物和疫苗,为下一次新发性传染病的来到做好准备,下一次应对全球大流行时,会比上一次做得更好。
我们高兴得益于科技的持续发展,除了医学研究,我们亦要善用其他领域的研究结果,例如人工智能就帮了我们很多。 相较我初投身科研,现时运用人工智能,可为我们减省很多工序和人力,我们现在能更精准地设计新诊断方法和开发新药,速度也大大提升。作为学者,我们会持续学习不同领域研究的新发展,包括人工智能,相信这能帮助我们在自己的研究中做得更好。
香港科研界现时进入一个令人兴奋和雀跃的时代。政府这几年大力投资科研,也看到了科研对香港的重要性,并珍视人才。我想送给科研路上同行的人,尤其是年轻科学家的说话,就是作为临床医生和临床科学家,我希望鼓励师弟、师妹,专科医生培训时间很长,心力、体力也要很大的付出。如果希望更进一步,不单从事临床工作,而要兼顾基础科研,一定要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和毅力。过程中不只快乐,一定会遇到困难,实验也可能需要多次尝试,要改变方法才能成功。
近年香港大学医学院注意到一个趋势,未来一代的医生不仅会从事临床工作,还可能涉足更广的领域,例如基础研究、公共卫生政策等。我们医学院在最新的课程改革,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机会,让他们能更早获得基础研究的实习机会,或涉猎其他领域。最后,祝福大家今年科研顺利,身体健康!」
主持人: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
嘉宾: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系主任潘智生教授
「我是潘智生,我是理工大学环保建材讲座教授兼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总监,也是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的系主任,我从事的研究主要是将废物变成建筑材料。废物代表什么?废物就是建筑废物、玻璃、灰烬等的东西,本来是要弃置于堆填区的,我们不要弃置于堆填区,而是造成建筑材料,从而减少碳排放。 」
其中一个由废物制成,并且在香港很多不同地方正在应用的建筑材料,就是加入废弃玻璃所造的环保再造砖。 改过反覆改良,这些地砖还增添了其他功能。
「我一直研究环保再造砖,已有差不多二十多年,我将建筑废物,例如将玻璃和焚化炉烧剩的灰烬变成有用的材料。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发现原来这些废物是有用的,不单可以减低我们开采天然的材料,亦可以在应用阶段加以增值,譬如我们在第三代环保再造砖中加入光触媒,就可以透过砖的表面消除空气的污染物,不单将废物利用,亦都可以有一石二鸟的功用,将空气污染问题改善。我们所研发的不同种类,或者不同代的环保再造砖,已经在香港广泛利用,譬如在公园、学校、大部分政府的公共工程中,都有使用香港研发的环保再造砖。 现在我们正在研发,差不多可以应用的第五代环保再造砖,其实是高强度的透水砖。它的强度足够应付行人和行车,它也可以容许雨水很快地流过,在大雨的时候减少雨水积聚和水浸的风险。」
现代很多新的建筑物都讲求「绿色」,设计上省电是其中一个方法,至于建筑材料当中常用到的水泥,在制造过程中,亦可以做到低碳排放。
「在未来的十年,或者将来的日子,在我的研究当中有什么愿景?其实在环保砖的研究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砖的局限性,因为它只不过是一个非结构的产品,它以废物取代了天然的材料,但是我希望将来发展出的低碳混凝土可作为建筑结构材料,因为大型建筑以及在土木工程里面,均主要采用建筑结构材料。 低碳建材包括什么?主要是一些以非高温烧制出来的水泥,利用废物,譬如玻璃粉、炼钢出来的钢渣取代本来的材料,或者利用低温烧制水泥。高温是指1450度,而低温是1100度,水泥产生的时候,不单利用低温,也可以在它硬化的过程中吸碳,透过碳化产生出强度,我们希望它能够很有效地去减碳和吸碳,成为低碳的建筑材料。 世界面对很多挑战,气候变化造成水灾、火灾等,但希望我们共同努力,特别为了年轻一代去医治这个世界,将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