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书@20210102】古物谘询委员会主席 苏彰德
2021-01-09

古物谘询委员会主席苏彰德——昐主教山配水库保育激发创意 提升香港保育工作

*标题由编辑所加

 

各位热爱文物保育的朋友: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为了防疫,喜爱去旅行的香港人都无法外游,而留在香港。纵使疫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但却让大家放慢脚步,留意及欣赏在香港闹市中的历史建筑。

 

许多历史建筑也成为旅游热点,例如在港岛的大馆、PMQ 和 蓝屋,九龙的美荷楼青年旅舍,新界的绿汇学苑、the Mills,离岛的大澳文物酒店等。大家欣赏这些历史建筑物之余,又可以认识它们的故事,还可以「打咭」和家人朋友分享。

 

近期市民大众对文物保育工作的焦点定必是深水埗主教山的配水库。我作为古物谘询委员会主席,非常感谢大家对文物保育的关心和支持。不少传媒朋友问我对保育配水库的意见、文物爱好者跟我分享他们收集到的宝贵资料及看法,我认为这绝对是好事,为我们日后的工作提供了不少啓示。

 

古谘会很清楚听到公众对文物保育的意见,政府也很迅速回应诉求,承诺保育配水库。水务署亦已开展加固工程,确保它的结构安全;古物古迹办事处亦正深入研究配水库及其他水务设施的文物价值,稍后会将研究报告提交古谘会委员讨论,希望在今年度的会议为主教山配水库及其他水务设施进行评级和建议保育方向。

 

主教山配水库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保育和活化的重要性,须一同考虑,当建筑物已完成了他们的原有使命后,若能加以活化及再利用,就可以延续它们的历史和生命,还可以激发社会创意、丰富社区色彩、惠泽市民,并提升香港的保育工作。

 

作为一个保育历史建筑的过来人,我明白要成功活化历史建筑物的困难和挑战。我会用跑马拉松来形容保育活化历史建筑。决定保育只是一个开始,要成功活化需要决心、毅力、勇气和承担,绝非一件容易的事。三分钟热度绝对不足够。主教山配水库在保育后怎样活化而能够为香港市民和深水埗社区增值和带来正面影响,希望各界朋友继续关心,和提供可行而有创意的新思维,令香港保育活化历史建筑可以开展新的一页!

 

在未来的时间,古谘会将加快处理1950年前的历史建筑物的评级工作,确保有文物价值的建筑能获得评级和保护。

 

古谘会也希望尽快可以有系统地研究1950年后落成的建筑的文物价值。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除了因为战后出现了大量的高楼大厦,他们的设计、用料及业权等带来复杂的问题。大家可能不知道,在1950至1969年这二十年间落成的建筑物已经有近一万幢!要保育、评级同时又要得到社会共识和主要持份者的支持,绝非易事。但我们希望能尽快开展准备工作,一步一步去研究这个课题,向政府提出务实可行的保育评级建议。

 

另一方面,我期盼古谘会和政府继续携手推动公众参与和教育工作,善用社会创意和社交媒体,除加强沟通外,还介绍古迹背后的故事,增加社会对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的认识和欣赏。

 

我鼓励市民向古谘会和政府提供历史建筑的资料,推动建筑评级、保育和活化工作;我深信古谘会会积极及务实地回应社会对文物保育的诉求,我相信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亦可以保留珍贵的历史和文物。

 

新的一年,我在此祝愿大家身体健康,香港的历史建筑保育活化的工作可以更上一层楼,期待在遍布香港的古迹和历史建筑遇见你们,与您们交流!   

【声音完全版】


【香港家书】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陈颢之、张凤萍
编导:陈颢之、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

 

苏彰德

2021年1月9日

专题分类:专题文章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