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书@20210403】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 刘宇隆
2021-04-03

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自由选择接种是不能妥协的原则

*编题由编辑所加

致2021 港大医科毕业生:

转眼又到你们结业大考的日子。过去一年多, 你们200多位同学,分7组到儿科实习,最初的头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你们只能透过zoom学习,不能到病房及门诊和老师一起问症、做体检、讨论病情,从实践中学医。我也只能跟大家一起求变,使你们的临床学习不能中断。所以我也录影了五位儿科病人到我自己门诊看病的过程,前后我也描述了病人的背景,示范怎样问症、做体检及治疗。虽然聊胜于无,但感觉总是不能代替面授的经历,尤其是和病童直接的沟通。到下半年,你们终于能回医院学习,我们才能够一起和病童及其家人面对面的交流,学习行医之道。这些经历使我深信虚拟科技不能完全代替面授的经验。当然新冠疫情确实令整个教育界加速翻天覆地的改变,接受使用科技,丰富了学习的模式及途径,也确实改变了我自己在门诊施教的流程,务求你们有真正落手的经验。我自己心里也有不少由此引起的触动,在灾难中,总有些正面的事情可以催生,都是一念之间;希望同学们亦有同感,只要面对疫境,能保持正面态度,灵活变通,自能逆境求生。

 

在过去一年教学中,我当然也为你们加插了新冠疫苗的讨论,使你们明白今次疫苗的研发,集结了全球的科研人员、医生及疫苗公司才能在一年之内迅速开展临床研究,并批准紧急使用。但可惜在推动全民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却暴露出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富国可以囤积多达自己人口数倍的疫苗,亦不愿意捐赠予贫穷地区。疫苗公司在成功研发疫苗之后,亦从利润考虑,不愿共享专利权,从而使穷国也能有疫苗。有些公司更正在部署,以争夺市场份额为目标。大家似乎都忘记疫苗接种是要煞停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如果只有几个富国才能达至所谓群体免疫,全球大流行是不会消失的。而我们香港又如何?

香港地方细,人口集中,又有充足疫苗,理应很快达至群体免疫,可惜市民对疫苗心存疑虑,加上社会存在矛盾,互相猜疑,我们的接种速度远远落后于新加坡等地。要改变这现况并不容易,只能坚守自由接种与否,自由选择疫苗这些原则。并且公开透明疫苗及其接种过程所发生的事宜,包括接种的不良事件;尤其是死亡个案并没有和疫苗有直接因果关系。我们需要精准解说避免以讹传讹,务求市民明白,才有希望。

第7组的同学们,我在上星期最后一课询问你们接种疫苗的意愿,大部份都表示愿意接种,使我大感欣慰。其实如果连医护都不明白疫苗接种的需要及目标,我们又怎能期望市民接种呢?当然,我已反覆强调,自由选择接种是不能妥协的原则,我们只能不断解说,增加接种的诱因,让市民自行理性选择,才是上策。

至于接种诱因,则因人而异,对我个人而言,就是能够全面重开所有面授的教学。习医其中最关键是学懂与病人沟通,明白病人的需要,向他们解说病情、如何处理。如果没有面授,几乎无可能让医科生达至理想水平。而我认为面授教学对中小学生一样重要。故我们香港大学会尽快展开中学生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的科研计划,务求政府及市民都能尽快接受,所有青少年都能够安全有效地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全校有百分之七十师生有接种,我个人认为可以安全地全面恢复面授教学。如果社区只有零星输入个案,没有本地传播,连口罩也可能不需要。

对我而言的另外一个诱因,就是能够和家人去旅行,我相信只要打足两针,在不远的将来,泰国,日本等香港市民的热门度假胜地,都会容许不用落地检疫14天就可以去浸温泉、食榴槤。当然前提是香港基本上已经无人染疫,再加上达至百分之七十接种率。如果能成功达至群体免疫,我们不只能全面复课,恢复通商旅游,社会也能恢复元气。

我认为新冠疫情是上天给人类的中期考试,看看我们能否同心协力,在逆境中互谅互勉,共渡难关;还是各自盘算,不能达至全球群体免疫,使到全世界痛苦伤亡延续数年,大流行才结束。但是如果上天随之要人类考大考,即是怎样应对全球暖化引致极端气候的恶果,而如果人类未能同舟共济及时扭转暖化,那麽便不是只痛苦数年,终局极可能是人类如恐龙般遭灭顶之灾,绝迹世上。

同学们, 希望大家可以在中期试和大考都能合格,互勉之。

 

刘宇隆

2021年4月3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家书】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陈颢之、张凤萍
编导:陈颢之、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

专题分类:专题文章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