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节目 | 新闻特写(2023-08-11) - RTHK
A A A
气温 湿度
新闻重温 可重温过去12个月的新闻

新闻节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
节目简介:
以不同专题环节,跟进焦点新闻,探讨时事议题,专访新闻人物,捕捉时局最新走势。
主持人:
新闻部记者

2023-08-11
新闻特写

现正播放: 美禁对华敏感技术投资 业界料部分投资者对内地港澳却步
分段播放:
美禁对华敏感技术投资 业界料部分投资者对内地港澳却步  收听facebook
对于美国计划,禁止美国资金投入中国敏感技术,适用范围涵盖香港及澳门。香港特区政府发表声明,强烈反对及不满美国对华投资限制措施。

发言人批评,美国接连采取无理针对香港的措施,阻碍和破坏正常的投资贸易活动,强调这些措施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
  
港区人大代表、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冼汉迪估计,有关限制措施,可能跟美国大选有关,短期内难免阻碍美国及盟友,投资本港创新产业。有内地学者认为,美国希望最大程度限制中国高科技发展,尤其确保在军事科技,保持绝对优势。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相信,不排除国家日后会在稀土出口问题上反制。

记者仇志荣报道。
本港4月录得首宗新冠EG.5 专家料传播力较其他变异株快  收听facebook
世界卫生组织将正在美国、中国等地传播的新冠病毒变异株EG.5列为需要留意的变种。卫生防护中心昨晚表示,本港在4月录得首宗新冠变异株EG.5个案,在目前本地新冠主流病毒株当中,占分析结果样本约5.3%,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说,EG.5属Omicron变异株的其中一个成员,短短4个星期内,全球EG.5个案由约7.6%上升至17.4%,估计传播力较其他XBB变异株为快。

根据世卫公布,EG.5较活跃的地区包括欧洲、美国及西太平洋地区,香港本身亦有个案,因此要密切留意临床上,感染EG.5与其他变异株的感染个案有没有分别,以及相关严重及死亡个案有否增加。不过他相信,现行二价疫苗仍然有保护力及预防重症的效用。听下佢的分析。

记者潘洁平访问了曾祈殷。
致命交通意外6成死者为行人 警将展开全港执法行动  收听facebook
警方今年首两季共发生53宗致命交通意外,导致53人死亡。截至上月底,再新增数宗致命交通意外至61宗,是近3年最高。

警方表示,当中6成死者为行人,是所有道路使用者组别中比例最高,其中以65岁以上的长者占所有行人死者最多。警方将于下星期一起,进行全港大型执法行动,打击行人及驾驶者违规行为。

有市民表示,平日若时间较赶会选择违规冲红灯。亦有市民表示,留意到长者不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的情况较多,但认为部分不小心驾驶的司机亦有责任。

记者李嘉雯报道。
环团称暑热指数未反映地域差异 促当局检讨防中暑指引  收听facebook
绿色和平上月在全港多区的建筑工地外测量暑热指数,发现存在极大差异,组织指劳工处的《防中暑指引》仅参考京士柏气象站得出的数据,未能反映全港热压力的地域差异,相关指引依据的香港暑热指数较少考虑阳光因素,亦不能反映户外工作人士的暑热风险。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伍汉林认为,《防中暑指引》难以执行,建议当局尽快检讨,包括在各个地盘监测「湿球黑球温度」热压力指数,制定针对性保障措施,政府部门亦应带头调整工程合约,容许因极端酷热而延长施工期等。

劳工处回覆查询时表示,制定「工作暑热警告」的临界值时,是以风险为本的原则及职业健康的角度为首要考虑,雇主有责任评估工作地点的热压力水平。若雇员工作时意外中暑,会视作工伤处理。

实习记者梁慧琳访问了伍汉林。

新闻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