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工业与电影政策

2002-12-16
 
立法会资讯及广播事务委员会于十二月三日召开特别会议,讨论设立电影贷款保证基金事宜以及香港电影业的发展。此前,业内机构和组织先后两度献策,或要求电影院减票价,或筹办振兴香港电影工业会议,这都是近年以电影业为公众讨论焦点少有的活动。

业界其中一种诉求,要求政府协助成立电影融资制度,引起的争议却较大。有关建议因涉及运用公帑,公众人士或会质疑由政府出资支援电影工业,其理据有商榷余地。其次,电影业陷入谷底,归根结底是电影产品的质素出现问题,单纯财政上的支援是否可根本解决问题,也属疑问。

在当前港府财政拮据的情况下,以谨慎态度看待公帑的运用是可理解的;至于强调电影产品必须提升水平也无容置疑。然而,把问题简单地视作「干预市场」或「产品有问题」,反而令公众未能理解电影工业近年面对的转变和问题,亦无从谈论如何合理地厘定政府的角色和工作。


本地电影市场的变化

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它是否受消费者的接受,不单取决于本身的品质,而且也受制于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和香港市场的局限。这是探讨电影业困境的重要起步点。从过往统计数据,或许有助我们掌握市场的某种面向。

去年电影票房总值约达十亿元,港产片占四成多。纵使本港电影的质素备受批评,但从消费市场的角度来看,港产片的商业价值不容忽视。

然而本地需求是否炽热,电影院是否属有利的收益市场,则另作别论。过去票房纪录却明显反映另一种情况。一九九三年至二零零一年的本港票房总值由十五亿跌至十亿,港产片的同期票房更由十亿元萎缩至四点五亿,总的趋势是电影院这市场,普遍呈现收缩及电影观众流失的现象。

把这种情况纯粹归咎质素问题并不合理。事实上,过去十年媒体工业因应资讯科技和娱乐模型的转变,衍生了多种放映电影的媒体平台。电影市场的分销方式,已逐渐由电影院过渡到其他媒体。去年一项调查显示,到电影院看电影的全年人均次数只有5.1次,但藉影碟、无线电视、有线电视等渠道收看电影的次数则分别高达32.8、41.2及29.2次。情况说明电影业已成为其他媒体市场的主要内容供应商。由于电视媒体一般以较低的固定价格购入放映权,对电影业来说,影碟分销和租售的利润相对而言更吸引。业界来自这市场的收益在九三年更一度直逼票房收入,录得高达十一亿元的水平,但此后影碟市场却因盗版电影侵蚀,市场急速滑落,跌至九九年只有三亿多元的惨淡局面。

面对分销渠道互相竞争、电影院流失观众、个别市场受盗版科技所侵夺,牵连所及是电影投资者的意欲。若果没有明确的回收渠道,投资电影便成为一项极高风险的行为。


香港电影的亚洲市场

我们还需要注意另一种现象 ----本港电影的产量相对来说十分高。虽然港产片自九三年年产二百四十二部的高峰期,下跌至二千年的一百五十部,但这个数目以香港约七百多万人的城市来说,显得有点供过于求。二千年亚洲区内只有印度(八百五十五部)、日本(二百八十二部)的本地电影年产量最高,南韩(六十部)、印尼(廿五部)、新加坡(八部)、泰国(十八部)只属小产量的地方(台湾该年没有数据,只能以九九年的廿八部作参考)。

这里的关键是香港电影并非单纯依靠本地的收益市场,出口电影可说是本港电影业的命脉,而九十年代初的海外市场收益更多至十六点八亿(一九九一至九三年平均数,但九八年只得二点五亿元)。上述数据也印证了一种现象,即由于亚洲区内不少地方本土电影产量不高,造就了香港电影顺理成章攻占区内市场的局面。这也是业界一般认为所谓香港电影的本土市场,事实上指除香港这弹丸地外,还要包括台湾和星马泰的意思。业界更估计,本港市场的票房及其他收益理应足够支付制作成本。按此推论,若能在本地市场收回七百万至千多万的收益,中小型的电影制作仍有所作为,但问题是如何从海外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取得更多的分销利润。

亚洲电影市场亳无疑问也经历结构性的转变。海外观众对适合当地文化的本土电影呈现更大需求,情况一如韩国、泰国日益强调本土制作一样。港产电影面对区内电影业本地化的大前提下,改善电影题材、质素是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在这项要求下,如何巩固香港电影在亚洲区内的分销网络,仍是关键所在。



电影业的岔路

香港电影的质素确实要加以提升,但这种观点有必要从区内日益彰显本土文化的趋势加以考虑。这是说,香港电影如何在满足本港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又要做到切合海外观众群的需要。「见鬼」、「三更」在区内票房成绩虽令人羡慕,但跨地区口味的成功例子事实上不易为;「晚娘」在新加坡叫座,但香港却只收七百多万元票房,说明本港电影要冲破不同地区的文化需求和电影消费局限,是一项长远而富挑战的工作。

电影作为一种商品,也必须讲求资金的投入和发行的规模。一般而言,本港电影的投资额跟美国商业电影有极大的差距;前者八百万或过千万港元的制作已属中上水平的投资,后者属大规模制作的电影平均的资金投入高达四千七百万美元、英国电影的平均投资额也高达八百多万美元。

愈高投资额不一定保证票房,但从这角度看电影业界的融资建议则有另一种意义。业界建议以七百五十万为上限,向银行或投资机构申请七成贷款(即五百二十五万;当中政府提供七成或三百六十七万的信贷担保),若果贷款机构认为该电影根本无法从市场回收贷款,纵使有政府担保,这宗无利可图的生意也会无人问津。若假设贷款机构不问电影的质素、申请人的回收能力,或草率评估市场风险而批出贷款,这无疑也低估了银行的办事能力。

从另一方面看,若果认为理顺融资渠道便能把电影业再次推向高峰,这种想法很可能也会落空。解决融资问题事实上有刺激投资意欲的效用,也有可能为中小型电影制作提供带来新的动力,但从电影投资、制作、分销及上映这流程看,七百五十万元的电影或许只能满足本港电影市场的规模。要把港产片往「外」推,必须从巩固和开拓亚洲市场的发行网着手,香港电影无论在类型、文化内容都要作出调适,寻找在亚洲区市场共通的电影语言,同时也要扩大资金投入的规模,在制作水平、宣传和发行网等方面进行投资,才可望维持本港电影在区内的竞争力。

业界在本月公布的《振兴香港电影工业政策报告》,其观点也不再局限于贷款或融资制度的问题,反而扩大至电影制作、开拓市场、教育和文化政策以至港府施政架构的改革等方面。不管这些建议是否为港府接受,若能为全面讨论电影业发展开路,这不失为一个好的起步点。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电影发展现况与问题

史文鸿
吴昊
陈嘉欣
201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