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久违的璀璨星光历史 : 香港首次举办的国际电影展

2015-09-24

  香港国际电影节明年便踏入第四十届,这个有世界各地影人和影片参与的交流活动,已成了每年一度的影迷焦点,也较为港人熟悉。鲜为人知的是,香港早于1956年,已首次举办过一次国际电影展 ── 第三届东南亚电影展 ( Southeast Asia Film Festival,亦称东南亚电影节,即现今亚太影展的前身)。当时是城中一大盛事,被报界形容为「香港电影史新一页」,时任港督葛量洪也亲临主礼。事隔半个多世纪,曾经璀璨的影坛盛会,已被人淡忘。笔者从昔日的报章报导,寻回香港这段久违了的历史,以及星光背后的点滴风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各国的电影业逐渐兴旺,日本大映公司董事长永田雅一为开拓东南亚市场和促进电影业发展,1953年邀请邵逸夫、陆运涛等联手创办「东南亚电影制片人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员来自日本、台湾、香港、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共七个国家或地区的影业人士。由1954年起,每年轮流在各会员地区举行竞赛型的东南亚电影展。

  首届在日本东京举行,香港邵氏公司出品,李丽华主演的《勾魂艳曲》获歌唱特别奖。第二届在新加坡举行,年仅八岁的萧芳芳凭邵氏公司出品的《梅姑》,夺得最佳女童星奖(另有最佳男童星奖);而邵氏另一部影片,由尤敏、赵雷主演的《人鬼恋》则获到最佳美术奖。

  到了1956年的第三届,定于6月12至16日在香港举行。当时协会已多了新成员澳门。这届的执委会主席,并非战前已立足香港的邵氏公司负责人,而是正准备在香港影坛大展拳脚的星洲电影界强人陆运涛。他在影展前的记者会上宣布,此届共有三十四部电影参展,包括廿四部剧情片,十部纪录片,经评审推荐的廿多部影片,包括五部非参展的欧洲电影(称为客串电影),影展期间安排在皇后及平安两间戏院公映。

  这届参展的香港电影原本有三部,分别是亚洲影业公司出品,葛兰、陈燕燕主演的《长巷》、国际电影公司出品,葛兰、王豪主演的《惊魂记》,及国泰公司出品,李丽华、严俊主演的《娘惹与峇峇》。但《娘惹与峇峇》在影展揭幕前夕突然退出,原因则成了罗生门。

  身兼该片导演和演员的严俊对记者表示,是为了抗议协会会长永田雅一发表侮辱香港电影工作者的言论。因他抵港后,曾公开批评「香港制片人不肯花钱,制作不够水准,许多天才都给糟蹋。」虽然永田雅一其后道歉,说是翻译上的错误,大会亦接受了他的解释,但严俊认为要维护香港电影人的尊严,他本人决定不参加这次影展,并获其未婚妻李丽华的支持。恰巧的是,影展开幕当日,即六月十二日,正是二人订婚的日子,他们白天在家中由神父主持订婚仪式,夜间设宴款待亲朋,抢了影展的一些风头。

  但大会对退展一事则有另一版本,指称因为《娘惹与峇峇》还没有完成配乐,未能在截止期前递交拷贝,又说除了此片,尚有三部其他成员国的电影退出,这是影展常有的情况。对于严俊的说法,大会以及出品《娘惹与峇峇》的国泰公司(老板为陆运涛)都没有作出回应,说是他的个人言论。

  影展揭幕礼傍晚六点在半岛酒店举行,近七百人参加,港督葛量洪伉俪亲临主礼。九时许,大会还在湾仔分域码头对开海面,燃放烟花庆祝,极为隆重。葛量洪致词时,先幽大会一默,说从来不知道日本属于东南亚,但日本制作很多杰出的电影,「东南亚电影制片人协会」将日本包括在内,是明智之举。


影展的改名风波

  不知是否受了港督的启发,协会在开幕礼翌日上午举行的会员大会,议决由下届起,改名为亚洲电影展(Asia Film Festival)。大会解释是因为已通过接纳南韩为新会员,又邀请了越南和缅甸参加,组织不断扩大,应改用更适合的名称。另外,印尼代表在会员大会上投诉,指其中一部客串电影:意大利的《迷失的大洲》,伤害了印尼人民的感情,要求禁映。但大会以事出仓卒,为免影响戏院的安排,只同意发出声明,表明放映该片非大会所愿。

  同一天下午,葛量洪在港督府举行盛大的园游会招待与会嘉宾和影星。香港除了国语电影工作者,廿多名主要来自中联影业公司的粤语电影工作者亦获邀参加,包括吴楚帆、张瑛、张活游、白燕、紫罗莲、周坤玲、秦剑、李晨风等。

  吴楚帆在席间向记者表达不满,指大会不准粤语片参加是不公平。他去年(1955年)曾申请明华影业公司创业作、他主演的粤语片《人道》参展,但不获接纳。今届,他以国际影片公司出品、他主演的粤语片《断鸿零雁记》参展,又被拒绝。他质疑大会的参展标准,并批评影展限制太多。

  当时被视为「左派」的三家香港电影公司:长城、凤凰和新联并没有作品或代表获邀参与影展的活动。「左派」报章只在影展开幕和闭幕当日,作了简短报导,不如其他报章的图文并茂。

  影展最后一天的颁奖礼亦在半岛酒店举行,大会分剧情片和纪录片两组共颁十九个奖项(临时增加了一个奖项),其中剧情片的几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导演、男、女主角、摄影、录音、男童星,由菲律宾与日本两国的电影瓜分,香港只得《长巷》获得最佳剧本奖,剧本出自罗臻手笔,改编自女作家沙千梦的同名小说。

  这次影展的风波到了颁奖之夜还掀起另一高潮,采访当晚活动的中外记者投诉大会安排失当,拍摄的位置远离颁奖台,交涉不果后,大批记者集体离场抗议,翌日报界亦刊登了批评文章。有评论支持吴楚帆的观点,认为粤语片才是香港的主流电影,在东南亚也有广大市场,应接纳粤语片参展;有的指出今届获奖的最佳男、女主角、导演和童星,都没有出席颁奖礼,质疑影展不受成员重视。更有揶揄大会三年来都摆了地理大乌龙,由东北亚国家日本出任会长的影展,竟叫作东南亚影展。

  自此,「东南亚影展」这名称不复存在,但届数沿用,翌年1957年的第四届亚洲影展又回到日本东京举行。一直至1983年第廿八届,开始改为现时所用的名称:亚洲及太平洋影展(Asia Pacific Film Festival,简称亚太影展),成员也进一步增多。

  在冷战时期,这影展曾因政治问题而被部份成员杯葛,及停办了两届。近年亦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而停办过。或许香港电影业人士早在1956年那次经验,已体会到举办这类影展吃力不讨好,也容易卷入政治纷争,所以自那年起,就没有再接手举办。到了1977年,香港市政局和电影业人士推动的香港国际电影节诞生,香港从此有了本土主办的国际电影交流活动。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电影发展现况与问题

史文鸿
吴昊
陈嘉欣
2014-03-15

微电影是时候标准化

何纬丰
201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