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一浪的电影发展

2012-12-13





  台湾电影自2008年《海角七号》首先突破上亿票房(台北票房两亿三千万)之后,出现了新一浪的发展,2010年《艋舺》(台北票房一亿一千六百万),2011年《鸡排英雄》(台北票房五千两百万)分别攻下暑假及春节贺岁片的重要档次,打破一向荷里活电影的垄断。到了2011年暑假,《翻滚吧!阿信》的台北票房也达三千七百七十万,全台达九千万,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台北票房达一亿八千万,全台是四亿一千万,《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的台北票房达一亿九千七百万、《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的台北票房达一亿三千万,全台两部票房达八亿,更于2011年创下四部电影破亿的纪录。更且,2008及2011年的台湾电影票房中,台湾电影均能站上超过百分之十,可以说是两大丰收年。

台湾电影新一浪的特色
  新一浪台湾电影的发展,是继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台湾歌厅文化结合的爱情片及八二至八六年的「台湾新电影」之后的新一轮发展,它是继承了前者的娱乐性及后者的本土特色(在地性),也避免了前者庸俗感和在白色恐怖下欠缺社会历史意义的特点,及后者后来僵化为乾枯涩闷的形式主义。(注一)

  这方面,《海角七号》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例子,带起了这新的一浪,它首先是混合类型,有怀旧、跨国爱情浪漫、小城镇庶民的生活写实及结合流行歌的作品,而片中人物更结合老、中、青少不同年纪,闽南、客家及原住民各族裔,务求可吸引台湾各年龄层及各族群的观众来观看,那男主角的由潦倒走向成功的社会小人物写照,更容易为时下年轻人所认同接受。其后的《艋舺》中的小混混、《鸡排英雄》中在夜市混生活的男主角及《翻滚吧!阿信》中的青年人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一群由高中到大学生的青年人,均是《海角七号》男主角庶民及小人物的翻版。

  至于《赛德克˙巴莱》(上、下两集)的不败,是建基于魏德圣的《海角七号》的成功,得到台湾政府的资助(注二),导演更聪明地把这长片一分为二来赚两次票房,而最大的助力更是来自中国大陆也引进了这部电影入大陆市场,带来庞大的收益。事实上,号称花了七亿多制作的《赛》片,实在有很多缺点,在叙事上,主角莫那鲁道在年轻时,曾被日本殖民主义政府利用杀害自己原住民不同的族群,更被当人版带到日本做以蛮制蛮的示范,后来他如何演变成领导族裔杀日本殖民者,这方面的交待极为疏漏。电影中出现大量质素简差的电脑衍生影像如山樱林及小孩水中与山羌一场等,也深为行内人诟病。最后电影在第二集变为出现大量砍头和族人上吊的镜头,也令人恶心失望。当然电影中领军的日本将领,被刻划成只会大吵大闹的老粗,也非常粗疏。不过《赛》片作为第一部商业的台湾原住民同胞的史诗电影,也实在是台湾电影史的一大突破!

  2010年的《艋舺》及2011年的《鸡排英雄》是典型的庶民电影,前者呈现台北低下层及地下社会的生活文化,结合煽情的手足之情及大型打斗场面;同样《鸡》片亦反映夜市庶民的生活文化,加上猪哥亮以受欢迎的庶民形象参与演出,使电影带出台湾庶民生活的悲喜苦乐的光华。

  到了《那些年》,这部深受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喜爱的网路小说,由深入民心的通俗文字,变为节奏轻快的青春电影,这明显是电影媒体寄生在风行网路小说的现象,加上电影连结台湾社会的生活气息及九二一大地震的深刻回忆,自然是成功之作。

第一浪成功的背后
  不过,2008年由《海角七号》带来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发展脉络。

  1990至2004年,可算是台湾电影的黑暗时期,但是非主流的台湾电影—纪录片,却有一定的成就,包括汤湘竹的《山有多高》(2002)、彭文淳的《歌舞中国》(2003)、吴乙峰讲述九二一大地震的动人作品《生命》更当年创下台北票房一千万的纪录,高居台湾年度票房冠军。后来的《无米乐》(2005)、《翻滚吧!男孩》(2005)及《奇迹的夏天》(2006)均是好的作品,都赢得不同的奖项。而林育贤也把《翻滚吧!男孩》转化为《翻滚吧!阿信》就如杨力州及张荣吉的《奇迹的夏天》的成功,开启了张荣吉于2012年拍制了口碑极佳的《逆光飞翔》。这段时间台湾的纪录片,不单延续台湾电影的微弱生命,也透过这些纪录片的庶民性与在地性,激发了新一浪庶民与在地风格的商业电影的重生。

  《无米乐》讲述年老农民的生活及辛酸,《翻滚吧!男孩》讲述学体操的小男孩的锻炼及生活的苦乐,均深入展现了台湾社会低下底层的庶民及在地性,既有现实,又能感人,是2008年至今商业片成功的远祖影子。

  还值得一提的是2008洪智育执导的《一八九五》,也是台湾电影一个大胆尝试,以客家话为主的历史电影,讲述1895年台湾客家同胞以武装方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殖民者接管台湾的悲壮故事!这部只有六千万开支的电影,虽然被批评是只有电影剧的规模,但片中的拍摄实有美仑美奂及历史现实感。而用客语、历史在地性及展现庶民的历史现实,更是完全体现出这新一浪台湾电影的特色。事实上,电影也揉合了闽南土匪及原住民同胞和客家族群平息纷争,共同汇聚对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者的故事,目的也是明显可吸引同族群来观赏。
青春电影的类型也是近年来台湾电影的趋势,从《17岁的天空》的开始到最具代表的《九降风》(2008),皆以不同的风格或题材去给予年青人的生活、恋爱和对生命的期盼追求,作出诠释,试图引起时下青少年族群的共鸣。一定程度上激发《海角七号》到《那些年》在题材上的追随。

展望未来
  2011年的成就,使不少台湾影视界的人重建了信心,亦甚至对将来抱有过份的乐观,连有电影电视学系的大学都吸引不少高中生报读,不知是要为电影电视业加油,还是要坐这又再成功开发上路的电影企业的顺风车。

  但笔者一直在对因突来的成功开头脑发热发涨的人仕浇点冷水!台湾电影的小阳春不单是有一些成功的内在因素,也有一个极大的外在因素,就是近年来荷里活电影一直瑟于低潮,只在重覆及重拍过去成功的影片,在官能刺激方面不断着墨,但欠缺好剧本及动人的故事,一旦荷里活片能改过自新,台湾及世界各国的本土片还是要面对这个强敌,不容有失!

  《海角七号》带来的新一浪台湾电影是一个新的路向,它当然是好的混合类型的例子,跨年龄及族裔、流行音乐、跨国籍悲喜交集的浪慢爱情、有怀旧和对现实的颠覆、大量自嘲及恢谐的搞笑、景色及商品赞助推广等,观众可以藉观赏的时段分享男主角背弃唾骂台北式资本主义的压迫、分享各式各样小人物的挣扎以寻找和建立主流以外的自我形象及文化社会身份、既宣扬传统国宝又有潮流青年文化、呈现成功商业活动又可携带反主流的庶民及女性主义意识。一切是夹杂矛盾的,但谁要在一部商业混合类型的电影中要求美学、价值和世界观的统一和合理性,不是太苛求吗?但由它引发的第一浪电影还是太台湾本土,难以满足全球化之下中国及全世界大众品味。相信未来台湾电影还是应该及会继续探求本土的商业及艺术的结合,以保存及发展更有娱乐性和本土特色的电影,而把大片交给两岸四地共同汇集资金和制作人才,以具规模经济的方式和荷里活竞争。 

  至于如何在两岸四地的电影创造更深入的社会和人性的共同议题、更动人的电影手法和艺术,则还要更大的努力。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