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特写
节目简介:
以不同专题环节,跟进焦点新闻,探讨时事议题,专访新闻人物,捕捉时局最新走势。
主持人:
新闻部记者2023-01-23
新闻特写
现正播放: 当局估算逾千亿赤字 学者称不应再派消费券
分段播放:
当局估算逾千亿赤字 学者称不应再派消费券
收听


财政预算案下月发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在一个电台节目提到,今个财政年度有过千亿元赤字是在所难免,但政府未来开支增幅大,建屋造地亦涉及不少投资,相信能令经济在中长期持续增长。
对于是否再派消费券,陈茂波说,外界有不同意见,有政党担心会对财政带来太大压力,他则关注不少基层收入未有大幅改善。
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表示,他个人不赞成再派消费券,认为应该针对有需要的巿民提供协助。
记者李俊杰访问了李兆波。
对于是否再派消费券,陈茂波说,外界有不同意见,有政党担心会对财政带来太大压力,他则关注不少基层收入未有大幅改善。
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表示,他个人不赞成再派消费券,认为应该针对有需要的巿民提供协助。
记者李俊杰访问了李兆波。
不少市民外游度新岁 日本团费增约三成
收听


除了拜年,不少市民趁农历年长假期外出旅游,机场迫满出境旅客。
有市民与亲友合共11人一齐报团,受疫情影响已3年没有出外旅行,心情兴奋。亦有市民说,在外地较少人的地方,会除下口罩,呼吸新鲜空气。
有旅行社负责人表示,今个新春的旅行团数量只是疫情前的大约3至4成,预料到2024年才全面回复正常水平。
记者黄贝纹报道。
有市民与亲友合共11人一齐报团,受疫情影响已3年没有出外旅行,心情兴奋。亦有市民说,在外地较少人的地方,会除下口罩,呼吸新鲜空气。
有旅行社负责人表示,今个新春的旅行团数量只是疫情前的大约3至4成,预料到2024年才全面回复正常水平。
记者黄贝纹报道。
林村复办许愿节吸引市民抛宝牒 祈求疫情消散经济好
收听


本港放宽防疫措施,大埔林村在今个农历新年复办「许愿节」。昨日大年初一,不少市民到场抛宝牒许愿,祈求疫情快些过去,经济复苏。
今年是兔年,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出席「许愿节」活动时说,兔子象征香港人机灵敏捷,两地通关后,本港经济重拾动力,又指政府会争取全面通关,目标是取消核酸检测和配额。
记者林汉山报道。
今年是兔年,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出席「许愿节」活动时说,兔子象征香港人机灵敏捷,两地通关后,本港经济重拾动力,又指政府会争取全面通关,目标是取消核酸检测和配额。
记者林汉山报道。
长者忧跌不敢活动 治疗师吁多做防跌运动强化平衡力
收听


有公立医院老人科医生表示,疫情下,长者跌倒入院的个案未有明显增加,但不少曾经跌倒的长者担心会再跌倒而不敢活动,反而恶性循环,导致肌肉流失,增加跌倒风险。
有物理治疗师预计,今个农历新年街上人流增加,提醒长者外出要小心,应考虑使用合适的助行器,不要只靠雨伞借力。另外可以在家多做防跌倒的运动,强化脚部肌肉和平衡力。
记者陈晓筠报道。
有物理治疗师预计,今个农历新年街上人流增加,提醒长者外出要小心,应考虑使用合适的助行器,不要只靠雨伞借力。另外可以在家多做防跌倒的运动,强化脚部肌肉和平衡力。
记者陈晓筠报道。
《透视大中华》:内地禁未成年人纹身 医生称纹或清除皆有风险
收听


内地禁止未成年人纹身,透过加强监管,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当局亦规范电影、电视及电子刊物不能够含有诱导未成年人纹身的内容,如果违规,相关部门会跟进,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有内地纹身师表示,纹身越来越艺术化,社会逐渐接受,不过即使有18岁以上人士想纹身,亦不一定帮他们,担心他们未想清楚。
有皮肤科医生说,近年有不少成年人到医院要求除去纹身,提醒无论纹身抑或清除纹身均有风险。
记者王慧蓓报道。
有内地纹身师表示,纹身越来越艺术化,社会逐渐接受,不过即使有18岁以上人士想纹身,亦不一定帮他们,担心他们未想清楚。
有皮肤科医生说,近年有不少成年人到医院要求除去纹身,提醒无论纹身抑或清除纹身均有风险。
记者王慧蓓报道。


陈茂波昨日发表网志,祝愿市民万事胜意。(陈茂波网志)


李兆波表示,不赞成再派消费券,认为应该针对有需要的巿民协助。(港台图片)


不少市民趁假期外游度岁,机场昨日迫满离港市民。(郭志强摄)


陈国基到林村抛宝牒,并主持「点灯」仪式。(施华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