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后记

2005-09-15
新疆乌鲁木齐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但却在这地热烈地讨论了南亚海啸报导的问题。

八月底一连三日,近七十名来自国内、台湾、香港及澳门的传媒主管人员及传媒学者出席了第九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主题集中讨论新闻报导与人文关怀,由学者及业界发表共十五篇论文,分别研究如何在灾难报导中显出人文关怀、如何保障采访灾难战乱的记者安全、如何尊重被访者的权益,与及新闻媒体帮助青少年成长的社会责任。

人文关怀与客观守则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早上,平静的印度洋突然翻起滚滚巨浪,几小时内夺去了二十八万宝贵生命,摧毁沿岸十二个国家无数人民的生活生计。

香港有线电视副总裁赵应春在「从印度洋海啸看新闻媒体在灾难报导中的人文关怀」的论文中,特别带出了一次采访经历,大意讲述一名女观众致电新闻台,指有十位亲人正在布吉渡假,海啸后音讯全无,生死未卜,询问电视台能否施以援手,记者于是在布吉机场接她,包车去逐间医院寻亲,一夜努力,终于找到受伤的姊姊。经过一番折腾,又在另一间医院找到姊姊失散的八岁儿子,随后一天不断四处奔跑,记者还不时帮助她照顾小孩,充当褓姆。论文提出:「记者已经不只在报导寻亲过程,还参与其中,这种做法有没有违背传统新闻的规范,超越了记者应有的客观守则?」

赵应春指出,不同学者对新闻能否客观有不同观点,而他对此事的看法是:记者的协助是人性美善的表现,伸出援手是美德,也是价值判断。从这个角度看,报导不会客观。「但记者在陪伴这几天里,每当亲人重逢,在悲喜交集的场合中,记者只是旁观,没有要求当事人干这干那,供摄影师取镜。一切只是纪录事实的发生,所有的访问,都是征得当事人同意下,才拍摄录音,没有一段是经过安排。从这个角度,记者又具备了客观报导的条件,因此记者其实是在主观的环境下,发挥客观报导的功能,这种穿插于主观时空而稳守客观原则,可能是报导人文关怀情况下产生的独特旋律,其难处在于记者的拿揑。」

论文亦有批评香港记者在采访「关怀」故事的同时,对受难家属似乎「关怀」不足。在布吉海滩,几十个香港记者遇上香港家属,会蜂涌而上,不顾家属是否同意,照相不停,还提问着「你心情怎样啦?」

「人文关怀」的报导是否客观,容许学术研究,毋庸置疑的是,「人文关怀」已是一种趋势。

国内《湖北日报》副总编辑雷刚与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共文「灾难报导与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指出,由于传统的灾难报导观念的束缚,大陆新闻传媒在灾难新闻报导中,往往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倾向,即多正面报导,少侧面报导;多报导领导,少报导群众;多关注群体,少关注个体。但是考察近几年大陆灾难新闻的报导实践,发现人文关怀精神越来越多地渗透在各种灾难事件的报导之中,呈现了几大「亮点」,包括「政府加大了灾难报导的透明度,更加重视公众的知情权」,「自始至终用心关注灾难事件本身的进展,并尽力促成问题的解决」,「彰显灾难中人性善良的一面」,「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论文总括新闻媒体要想实现真正的人文关怀,主要是实现一般受众的知情权,关注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平等与受众对话。

尊重受访者的权益

「人文关怀」包括了对记者及受访者的权益。台湾《联合报》主任秘书夏训夷在「新闻探讨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权益之平衡」论文中,举出了台湾多宗被访者受采访者侵犯的事例,亦有多宗采访者受被采访者,包括政治人物、财团、黑帮侵犯权益的案例。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在论文「尊重被采访者权益的四项原则和八个问题」提出,四项基本保障被访者的原则,包括记者要因应情况决定什么是最适当的报导、坚持真理公义、讲事实、不说谎、尊重别人,做事是为最多数的人谋最大的福祉,而且结果应该是正面多于负面,与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接下来是记者遇疑难时的八大自问,包括有否适当的机构指引、有否涉及重大的公众知悉权、有否想过被访者的合理私隐保障期望、有否评估对被访者的损害、有否推己及人、能否既尽天职又减低伤害、能否清晰辩解自己的做法,与及能否符合自己希望实践的新闻学。

「人文关怀」亦伸展至帮助青少年成长。《现代澳门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余荣让的论文「新闻传媒在青少年成长中所承担的责任」指出,青少年性格反叛,不一定完全听从父母、老师教导,但很大程度受新闻传媒的影响。论文建议,传媒可以成为教育辅助工具,由于每天出版及不断上载,比印刷教科书更快,方便作为特定公开单元学科的教材。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副教授李月莲的论文「新闻、青少年与通识教育:新闻媒体的教育角色?」更指出,教育界期待新闻媒体为教师制作教材。香港在二零零九年通识教育成为中学核心科目,透过探讨各类当代议题及世界大事,扩阔青少年学生的知识基础。新闻媒体拥有丰富的新闻资源及档案,稍加工整理,就可以惠及教育界。

保障记者人身安全

「人文关怀」不能忘掉保护记者自己。台湾电视公司新闻部副理胡佳君的论文「记者如何采访灾害而不受伤害」中痛心地指出,二零零四年是全球新闻界痛失新闻好手最多的一年,有一百二十九名记者在采访时殉职。他们台视记者平宗正亦在采访风灾时遭洪水X走死亡。结论指「拼收视率的恶性竞争使得第一Y记者不得不奋不顾身爆独家,常常忽略自身的采访安全,要落实采访安全文化,必须彻底检讨媒体政策,提出改善方案。」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客座教授彭家发的论文「记者是高危性行业」点出了记者例行采访,会不断是非临身,灾难采访更是危机处处,呼吁传媒及媒体工作者对问题多加关注,并自求多福,劳资双方要紧密合作,改进传媒工作品质,令新闻工作者可以趋吉避凶。

香港电台助理广播处长邵卢善的论文「居安思危-充份装备战乱及灾难地区采访的记者」中指出,多次国际研讨会,包括编辑和资深记者、摄影记者在内都同意,没有任何一条新闻的价值,比记者的生命更宝贵;没有任何一幅照片,值得记者流血去换回来。记者出差到战乱或灾难地区采访,强调安全第一,在陌生动乱地区,每次行动,必须认清环境,绝不单独行动,不能为了独家新闻而孤身犯险。第一条是切忌「匹夫之勇」。

在总结时,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赵晨伃回应一众论文建议之外,更提出一项挑战,提出了如何应对在数字化生存空间及条件下,人文生态的建构问题,值得新闻界继续研讨。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数码媒体Vs人类福祉

李月莲
2015-05-08

「第二届数码传媒生态研讨会」后记

唐芷莹 (撰文)
林援森 (整理)
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