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香港家书

简介

GIST

《香港家书》
星期六 09:00-09:20 a.m.



最新

LATEST
21/12/2024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客席副教授卫翠芷博士——公屋建筑设计与演变

  *标题由编辑所加

各位文物建筑保护课程的同学:
你们好,不经不觉最后一班同学也在暑假前毕业了,希望你们无论继续升学或者投身社会,都能活出一个有意义和丰盛的人生。
政府早前宣布要清拆与及重建拥有62年历史的彩虹邨,包括大家熟悉有七色外墙的丹凤楼。有同学好奇的问我,重建后是否仍然可以利用大厦的外墙,刷上彩虹的顔色,保留现在的氛围?这个当然可以,但外墙未必可以像现在的一大片、很平整,似画布一样。爲什麽呢?因爲当时兴建的属于层板式的设计,即是说楼宇每一层的面积和设计都一样,像一块块长板叠高的样子,由于力学的关系,不能建得很高,而且,也难于符合现在的建筑物条例。
其实,不同时期的公屋设计都会不一样,不是为变而变,而是在不同年代,大家生活模式、社会环境、建筑技术、房屋政策、建筑条例等都有所转变,公屋设计也需要用新思维来配合。
大家都会记得,香港公屋缘起于1953年圣诞夜石硖尾村的燎原大火,在短短五个小时,烧毁了四千多间寮屋,令五万三千人无家可归,可以説是香港历史上最严重的火灾,但同时也给了政府一个契机,解决战后严峻的房屋问题。当时,破天荒利用公帑为灾民兴建永久性房屋,正式拉开了香港引以为傲的公营房屋计划的序幕。最初兴建的是一排排两层到三层高,用砖木构建的「包宁平房」。很快政府便掌握机会,决定改爲兴建多层徙置大厦,可以更好利用土地资源。首批是六层高的,后来多加一层,成爲我们熟悉的「七层大厦」,即第一型徙置大厦。大厦的设计呈「工」字型, 64个120平方呎的单位背靠背地排成两翼,中间相连部分是公共厠所、浴室和洗濯房。由于这个徙置计划空前成功,故此得以延续和不断改善。1961年开始落成的第二型徙置大厦,加添更多的公共浴室和厠所;到了第三型,更提供了大、中、小户型,配合不同家庭人数的需要;第四型首次引入升降机,于是大厦增高至16层;而第五型更提供每户独立厨房及厠所;第六、第七型,人均面积从2.23增加到3.25平米。直至1970 年代初,全港已有超过120 万人口居住在500 幢不同型号的徙置大厦。
1967年的「六七暴动」不只是香港历史的分水岭,也为公屋发展立下新的里程碑。爲了凝聚民心,1972年10月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计划」,承诺不会让香港任何人无家可归,目标是为180万香港市民提供设施齐备和适切的居住环境,并推动新市镇的发展。要提供适切居住环境,意味着最初兴建设施简陋的徙置区需要重建。由于旧屋邨往往位于市区,可供重建公屋的土地狭窄,很多时还会被道路分割,所以,新的楼款即使楼层可以高些,但楼形还是要以窄长爲主,包括:长型、新长型、工字型、I 型和相连长型大厦。这几款大厦基本上都是层板式的设计,但巧妙之处,就是可以在升降机大堂、楼梯间或两座的端墙等处,以不同的角度把两座或三座同款的大厦结合起来,可以灵活地配合狭窄和分割的市区重建屋邨地形和形成楼宇间的室外绿化空地。

「十年建屋计划」的另一个任务是在新界地区发展公共房屋,用以分散市区稠密的人口,并促进新市镇的发展。由于刚开发的新市镇,往往可建的土地比较宽阔,Y型大厦由于利用中央结构为核心,楼宇便更扎实,可以抵御更强的风压,大厦便可以更高更大,提供更多单位。这些36层的Y型大厦是房委会公屋中首个高塔式的设计,而当中的Y2 型更是第一个采用了多房式的布局,即在设计时已考虑了适合的窗户和水电供应位置,方便住户日后可以自行间隔。这样,便可以配合住户逐渐注重的隐私需要,亦同时加强公屋和居屋互换的灵活性。居屋,即1978年推出的「居者有其屋计划」,是受政府资助的出售房屋,相当受市民欢迎。
到了1990年代,公屋需求依旧有增无减,但当时出现了劳工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大量基建上马,如赤鱲角机场核心工程等,抢去大量劳工;另一方面,建筑工人入行人数不足,加上建造业工地意外频生。故此,减少在工地现浇混凝土和其他湿施工的工序,改在工厂环境下生产的建筑预制组件和机械化的工地操作,是最爲可行的解决方案。不单可以加强建造质量、提升工地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更重要是可以减少对密集劳工的依赖。于是,和谐式大厦应运而生,它采用了单元式的设计,让各种户型主要的构件部分,设计相同,方便机械化的生产和建造。
自千禧年后,新的问题出现,是建屋土地愈来愈少,分配给公屋的用地很多都是零碎的土地,或者是需要大幅度工地平整的山边边陲地带,连占地比较小的和谐式大厦也放不下,有必要采用非标准化「因地制宜」设计,配合项目的地形和环境;同时,也可以打破标准设计的局限,缔造多样性的屋邨外貌,和更能利用项目的天然环境,作出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到了2022 年,更提倡「组装合成」建筑法,将更大规模的构件,从工厂的环境生产然后运输到工地上装嵌合成。

回顾过去七十多年政府公共房屋的发展,都是一步一脚印地走来。每次遇到困难,都能把挑战转爲动力,都能浴火重生,成就更好的机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为香港创出更美好的公屋新天地!
老师 
卫翠芷
2024年12月21日

21/12/2024 - 足本 Full (HKT 09:10 - 09:25)

重温

CATCHUP
10 - 12
2024
香港电台第一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