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香港家书

简介

GIST

《香港家书》
星期六 09:00-09:20 a.m.



最新

LATEST
05/04/2025

中大医学院教授陈家亮——肠道微生态如何影响健康

Jessica,

收到你的WhatsApp 短讯,知道你即将成为三孩之母,我由衷替你高兴。

转眼间,你离开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移居英国已经十年。回想你最初加入团队时,市民大众对于肠道微生态仍是一知半解,以为肠道就是肮脏的,只是用来消化排泄。近年,医学界发现肠道其实是我们的第二个大脑,肠道里有千亿个微生物,它们占了人体全身99%的基因。所以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主宰了人体健康,很多疾病例如过敏症、肥胖、哮喘、糖尿病、情绪病等,都是和微生态失衡有关。


犹记得我们日以继夜地研究,希望从大便里找出不同疾病的微生物标记。当时不少人觉得我们异想天开,笑我们痴人说梦。


在疫情爆发前,我们开展了全球首个大型母婴追踪研究,目的是分析遗传、环境及肠道微生态对婴儿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疫情期间出生的婴儿过敏症发病率比疫情前出生的婴儿增加了四成多,而且他们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尤其是缺乏了一系列提升免疫力的益菌。我们相信,疫情期间过度清洁及消毒可能阻碍了婴儿肠道微生态的正常发展,湿疹等过敏症便容易找上门。


上星期我在餐厅吃饭,看见邻桌的妈妈从密封袋取出小孩的专用餐具,使用前还要用消毒剂清洁。新冠疫情期间大家变得乾净卫生,这我可以理解,但疫情已过,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卫生习惯已变得矫枉过正呢?五、六十年代卫生环境相对恶劣,我们无奈要「大菌食细菌」,但原来婴儿从小接触卫生程度差异大的环境并非坏事,透过接触环境中的细菌建立多样化而健康的肠道微生态,有助减少将来患上免疫系统失调的疾病,例如湿疹、克隆氏症等。当然我不是鼓励小朋友忘记基本个人卫生,不过一得必定有一失,盲目追求清洁消毒不但不能够确保疾病远离我,反而会令孩子的免疫系统好像长期在温室中,不能健康成长,增加将来很多疾病的风险。


说起肠道微生态,还记得你当年一起研究肠道和自闭症(ASD)的关系吗?目前,ASD的诊断依靠漫长及重复的临床评估。孩子可能要到五、六岁才可以确诊,错过及早接受治疗的机会。最近,我们发现ASD孩子的肠道菌群和普通孩子有明显的差异。我们透过分析小孩子的粪便,开发了一套准确度高达9成的自闭症检测工具,希望在未来两年推出,帮助父母及早评估孩子患ASD的风险。我们研发的微生态配方,亦初步发现可以减轻儿童的情绪问题,进一步证明肠道和大脑发育息息相关。我觉得这就是科研的魅力。做医生一天可能最多帮助十多个病人,把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受益的可以是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


我相信,掌握肠道健康,可以改善我们的一生。科研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漫漫长路,但看见成果可以造福人群,将健康及希望带给下一代,就好像你看见孩子笑,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期待你下次和小孩一起回港,也祝你们一家平安幸福!

Francis
2025年4月5日

Error loading player: No playable sources found

05/04/2025 - 足本 Full (HKT 09:10 - 09:25)

重温

CATCHUP
02 - 04
2025
香港电台第一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