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未来·无限

简介

GIST

主持人: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

身处世界关键的转折,需要眼界和知识。
每个星期六,我们会邀请一位科学家,介绍在其研究范畴内一个正在影响世界未来发展、我们不可不知的趋势,以专业和视野来培养具前瞻的预测与洞察力。
星期六早上,让我们看远一点,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

监制: 林嘉瑜
制作: 张璟莹

最新

LATEST
22/03/2025

应用数学如何用于监测亚马逊雨林非法采矿活动?

嘉宾:岭南大学学术暨教务副校长、林文赞科学计算讲座教授陈汉夫

「我名叫陈汉夫,我是岭南大学学术暨教务副校长,也是林文赞科学计算讲座教授。我是修读应用数学的,因此亦从事应用数学方面的研究。 」

陈汉夫教授是著名的数学家,他的研究主要围绕应用数学领域,尤其是图像处理,同时亦涉猎财经数学和生物讯息的研究。 

「其实我是1980年在中文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当时我并没有想过要读博士,只是打算在中学教书,因为那样的生活比较安定。但不知为何找不到教职,后来就留在数学系做助教的工作。那时候,数学系的系主任建议我申请报读美国的研究院,于是我就申请了,结果被录取,便去了美国读书。我去了美国一所在应用数学,特别是偏微分方程做得最好的大学修读,便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当时的电脑技术与现在完全不同,现在你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看到清晰的图像,但当时需要用打字的方式输出图像。那时刚好有一位来自巴黎的教授到香港讲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学,他讲解后在纸上印出了图案,我觉得非常神奇,原来答案是可以印出来的被看得见的,而不仅仅是数字。当时我觉得,如果将来我能做这样的研究就好了。因此后来我在纽约大学读研究院时,专注于这方面的研究。」

数学研究听上去抽象,应用数学就像是用数学的「工具箱」,来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我自己主要从事图像处理的研究,这些研究在不同领域亦有其应用,,例如我们与美国团队合作,利用卫星图像监察秘鲁亚马逊雨林非法采矿的活动。秘鲁政府重视有关状况,因为采矿对环境破坏很大,因此他们希望知道非法采矿的位置,并加以防止。2019年和2022年的卫星图像,如果利用肉眼进行比对非常费时,所以他们希望利用数学方法和AI技术来分析。第二个例子,我们现时从地球观看太空的星体,图像并不清晰,主要是由于大气流动的影响。因此美国发射了占士·韦伯太空望远镜,可以在太空中观测,避免了地球大气的扰动。我们正在进行的另一项目研究是与欧洲团队合作,利用数学方法改善地球上的望远镜观测效果,令影像更为清晰。此外,香港创新研发平台(InnoHK)在科学园有一个研究心血管疾病的中心,我们团队希望为中心开发便携式仪器,用于监测心血管健康相关讯息。 当中牵涉时间序列分析和图像处理,希望透过数学方法和人工智能,将讯号化为结果。」

陈汉夫教授说,从事学术研究的历程让他体会到,有时令人失望的事情会发生,但只要继续努力,一道新的大门可能很快打开。

「在研究院读书时,我希望研究偏微分方程,亦找来这方面的专家作为我的指导老师,但是我的导师却给了我一个完全不相关的研究课题。当时我感到非常失望,但没有办法,我结果转用偏微分方程的方法来解答那个题目,并完成了博士论文毕业。有趣之处是及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遇到了一个难题,我的导师推荐他来找我,那个难题与我在博士论文所探讨的相似,最后利用我在博士论文的方法,与他一起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我常说:『如果生命给你一颗柠檬,你就把它拿来做成一杯柠檬汁吧。』」

22/03/2025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

重温

CATCHUP
X

新兴固体废物管理技术

主持人: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

嘉宾: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研究员钟姗姗


「我是钟珊珊,以前在浸会大学执教,教了二十一年,近期转到香港理工大学担任研究员, 我从事固体废物管理研究,新的项目可以希望探讨如何改善香港处理固体废物的方向。」

研究香港废物与环境政策多年的钟珊珊回想,数十年前自己修读博士的那个年代,香港甚少人会以学术角度,探讨固体废物管理的问题。 

「八十至九十年代,一般市民认为,如有废物,不丢到街上而是丢到垃圾桶,已经是尽了责任,那时的概念正是这样,认为已经是一个环保的公民,以今天的角度来看,就是比较肤浅的认识,那时我是少数的学者提出了两个见解。第一个见解就是以香港的土地面积和人均垃圾产生量来看,当时我已经说过,以堆填来解决香港的废物问题,是一个昂贵而且十分不智的行为。那时香港政府环保署是怎样看的呢?他们指会用堆填的方法,因为堆填是最便宜的,未来二十年至三十年都会堆填,因为最便宜。第二个见解就是当时候我提出,如果只是倡议废物回收,而不同时进行环境教育,耗用到的资源比起不作回收可能更多,而这个看法在2023年一篇学术论文亦已经证实是正确的。」 

现时香港每日生产超过一万公吨的都市固体废物,随着社会发展,市民对于源头减废和进行乾净回收的意识都有提升。 不过,钟珊珊认为,本港废物管理采用的技术仍有待提升。 

「我记得很久以前,二十多年之前,我去过东莞一个垃圾填埋场,当时所有工作人员也只是穿着鞋踏在垃圾上,是湿漉漉的, 因为我要去考研,我也有踏进去,当时觉得原来踏在垃圾上的感受是这样的。我知道外国是如何管理填埋场的,原来内地那时的标准真的差距甚远,香港那时已经在谈论卫生堆填,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但是事隔二十至三十年,内地已经攀升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准,甚至在很多不同的领域都比香港更为先进,举例会用到全球定位系统、5G技术,亦有自动垃圾收集系统,遥距掌握到各辆垃圾车、各个垃圾站的运作情况,这些是香港未曾用到的。」

香港电台第一台

08/02/2025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