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
主持人: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
嘉宾: 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计算机科学系郑振刚教授
「我是郑振刚,我是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的教授,我主要研究数据科学,有兴趣开发面向大数据的高效能演算法和人工智能。」
大数据很多时候存有不确定性,包括数据出错、不够精确和数据遗失, 数据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包括计算从数据库查选得出正确答案的机率是多少,这些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生物科技,以至电子商务等领域。
「 我研究的第二个范畴就是数据很多时候都包含一些庞大而复杂的资讯,例如在巨型的社交网路,载有用户的个人的资料,也有他们跟其他人不同种类的联系。近年来,我很多研究都是针对这些大型数据网络作出处理和分析并抽出重点,例如一些经常出现的网络模式,聚类和分类算法,并且建构神经网络和大语言模式。」
数据科学的未来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是在于它和其他学术领域的结合,从而开发出不同应用场景的软硬体方案。
「第三个范畴,其实我近年花了一些时间在社福界方面,因为近年来,业界希望利用大数据来协助他们作出更好的决定,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课题,我们称之为Data Science for Social Good(数据科学为社会造福)。近年来我建立了港大的“STAR Lab”,即是“Social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Laboratory”,主要来说我这个实验室领导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就是我参与了「赛马会智家乐计划」。 在这个计划之下,我们和全港26个非政府机构的家庭中心合作,开发一个云端的客户管理和资料分析系统,例如可以用来查问有关离婚的趋势,并且用人工智能作出解释。 第二,我们还开发了一个名为“HIN Care”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Network) 「手牵守」志愿服务手机应用程式,令到用户能够用数据网络,为义工和长者提供配对和推荐服务,我们的HINCare现在为十八个非政府机构和一万名市民提供服务。我觉得在未来十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可以有效地应用现在我们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的领域利用这些数据作出有效的决策,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数据科学家及各领域专家的紧密合作,开发适合他们使用的软硬件方案,令到大数据能够真正帮到他们。 香港大学今年成立了计算与数据分析学院,提供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的新课程,以及教导人工智能伦理和法律方面的知识, 我们希望未来能培养出兼具计算和数据分析技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