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开拓文字新国度 带来阅读新感觉

    简介

    GIST

    主持人:冯杰、郑政恒

     
    开拓文字新国度,带来阅读新感觉。与你一起走进文字世界,分享阅读的乐趣。
      
    #香港电台文教组
    #艺文一格 rthk.hk/artitude

    最新

    LATEST

    13/05/2024

    网上直播完毕稍后提供节目重温。 Archive will be available after live webcast


    重温

    CATCHUP
    03 - 05
    2024
    香港电台第二台

    13/05/2024

    网上直播完毕稍后提供节目重温。 Archive will be available after live webcast

    04/05/2024

    27/04/2024

    20/04/2024

    13/04/2024

    06/04/2024

    30/03/2024

    23/03/2024

    16/03/2024

    X

    《香港老铺记录册》| 嘉宾∶马基诺、詹颖宜(作者)

    主持人:冯杰、郑政恒

    |
    【开卷乐】以纪录承传本土文化--香港老铺记录册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无论是衣食住行,从街头到街尾尽是一式一样的连锁店时,香港很多老店已经无声无息消失在岁月之中。偶有大众关注,很多时也不过是结业一刻的最后余晖,读者观众认识老铺之时,却也是老铺终结之日。在时代巨轮的高速辗压下,有一班人希望将这些仍然存活的老店拍下来、写下来,除了为老铺作宣传,也志在透过一个个几十年乃至过百年传承的民间故事,让人看到这座城市的深度。


    由网上印到纸上

    《香港老铺记录册》成书前,早于2018年已在网上设立专页,一帧又一帧老店的相片,一篇又一篇东主的访问,让大家细味着香港的前世今生。专页发起人马基诺自言,在2017年起,发现很多老字号结业,「当下有一个感觉就是自己应该了解多点,因为这些老铺是香港文化的载体,不如去多几间铺头,了解多一点,写低一点记录。」一个冲动,开始了这个项目。马基诺说,随着他访问了越来越多老店,「发现香港老字号文化底蕴真的很深,不自觉越写越多,又想了解更多各行各业的老字号,但发现一人之力并不足够,开始萌生想法不如找些人一起做。」于是他便组织了团队,大家也是在工余时间义务采访撰文,其中一人便是本书另一位作者詹颖宜。
    詹颖宜在大学修读历史,毕业后修读建筑文物保护硕士,她形容建筑是物质文化,而老铺蕴含的传统技艺和历史故事是非物质文化,需要有人去做些事件才能被保存,将老店保留下来,亦令香港街景更丰富。


    记录作为手段 协助老铺传承 

    专页开启至今已发布了五六十个故事,而《香港老铺记录册》一书则收录了28篇老铺记录,当中大部份店铺都开业逾半个世纪,甚至已有百年历史。在访问当中,他们有不少有趣的发现,例如传统食店有自己的生态,当有人手空缺,他们不会登广告公开招聘,而通常是以「人搭人」的方式找熟人来工作,这样的方式会增加信任,让老板放心将手艺传授,可能这种也是食店多年来能维持风味的原因。

    除了食店之外,另一个老铺特别之处是,很多老店也提供客制服务,例如1885年开张的惠记珠宝,就提供客制饰物,能让客户订制高质素的银器;1898年开业的亚民兴昌洋服店,这所百年老号至今从不外包制作,工艺水平也属最高标准。这些高水准的客制产品,与现在以大中细码划分的标准化商品相反,他们的传统手艺也值得传承下去。马基诺说,「很多老字号比较低调,没有特别宣传方式,所以知名度会比较局限,希望给多点人知道洋服店的特别之处、当中的历史和手艺都值得欣赏。」

    有些老店在时代巨轮下被淘汰,有些传统工艺则因政府政策而无法保持原貌,例如大澳的咸虾酱,因为近年政府禁止拖网捕鱼,让渔民不能以从前的方式捕捉银虾,现在都从中国大陆取货,不能即捕即制,鲜味也不得不打了折扣。

    马基诺形容,很多人对香港了解很片面,以为香港很细,没什么给游客看,但他们没有了解香港的深度,其实各行各业蕴藏很多深层的香港文化,值得我们挖掘。「在了解老铺的过程中,觉得香港文化是这么灿烂和有深度,对这个地方的钟爱也越来越深。」
    |

    香港电台第二台

    04/06/2022 - 足本 Full (HKT 21:30 -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