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开拓文字新国度 带来阅读新感觉

    简介

    GIST

    主持人:冯杰、黄怡

     
    开拓文字新国度,带来阅读新感觉。与你一起走进文字世界,分享阅读的乐趣。
      
    #香港电台文教组
    #艺文一格 rthk.hk/artitude

    最新

    LATEST
    04/05/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城景变幻-后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说论(1996-2018)》(下)|嘉宾∶邹文律(作者)

     
    【开卷乐】《城景变幻-后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说论(1996-2018)》(下)-市区重建的无情


    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助理教授邹文律以潘国灵、谢晓虹、韩丽珠等的这群在1997年之后出版第一本个人小说集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撰写了《城景变幻》一书,记录了他们如何以小说,写下这座城市的发展。

    邹文律提到香港以「垂直都市主义」进行大型发展,一是在铁路站上建基座置放商场,再在基座上兴建大厦,二是在较小的市区更新项目中建筑高基座,再配以商场与商楼。如书中提及陈志华的短篇小说〈O城记〉:「我眼下的O城,是个高楼密布的城市,有数不清的购物商场。」一同由陈志华写的〈木偶之家〉,主角罗拉是生活在4826号商场的木偶,她醒来之后希望离开商场到外面的世界,但谁也不告诉她商场的出口,直到遇上了黑色娃娃服的少女。罗拉问商场以外的世界,少女回答:「都是商场啦。只是编号不一样而已。」少女曾言城市人爱逛商场,「商场气候宜人,有空调,又不怕风吹雨打。我们可以在这里出生,然后在这里老死,多好啊。」可洛《鲸鱼之城》亦言不单是老年人,连年轻人也喜欢躲在商场内。

    香港空间有限,市区重建是其中一种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邹文律在书中引用了加拿大地理学家Edward Relph所提出的「无地方性」:「地方汇聚了人类和自然的秩序,是人生在世的经验和意向聚焦之处,个人和社区认同的重要来源,对人而言充满了意义和深厚的情感连结。然而,当某个环境与其他环境变得相似和单一,缺乏独特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让人的情感依附其上,让人对该地方产生认同感,便会构成某个环境的无地方性。」邹文律言情感记忆的依托远超于物理空间的建造,市区重建非简单二元性「拆与不拆」,而是由居民生活取向、足印、感情众多元素组成的展现。书中提到李维怡依据自身经验写成的短篇小说〈声声慢〉,故事讲述湾仔利东街重建项目引发的争议,描述受市区重建影响的中学生小碧一家和邻居对重建的感受。

    同样以市区重建为题材,可洛的小说《幻城》中的〈守城人〉,主角林守明长年居住在观塘裕民坊,在机缘巧合下进入自己创作的小说中,与小说人物一同对抗「鸟人」。小说中地区色彩丰富的旧区被拆除,改建成单一水泥基柱,以支持「幻城」向高空发展,留守者亦试图阻止小说中的政府改建「心水宝」。邹文律言,这些想像展现了作家对现实的期盼,「保育旧区文化,抛弃以逐利为本,造成无地方性的市区重建方式。」

    04/05/2024 - 足本 Full (HKT 20:30 - 21:00)

    预告

    UPCOMING
    13/05/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重温

    CATCHUP
    03 - 05
    2024
    香港电台第二台

    04/05/2024

    27/04/2024

    20/04/2024

    13/04/2024

    06/04/2024

    30/03/2024

    23/03/2024

    16/03/2024

    09/03/2024

    02/03/2024

    X

    杜杜《饮食魔幻录》| 嘉宾∶邹芷茵(香港恒生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主持人:冯杰、黄怡

    '
    【开卷乐】在奇幻与现实中穿梭—《饮食魔幻录》


    「今天吃什么?」或许是人类最常思考的问题。每人的饮食习惯不同,果腹以外,体验总大异其趣。「一日三餐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但我们不妨采取比较新鲜的角度,去探究饮食魔幻的一面。」作家杜杜在《饮食魔幻录》的序如是说。

    杜杜写专栏逾半世纪,其中一个在《明报周刊》的专栏,名为「饮食与艺术」,他执笔二十载,在有限的篇幅内书写无限,畅谈由食物所衍生的想像与艺术,甚至探讨饮食中的伦理道德,以及日常生活与艺术世界中的角色。《饮食魔幻录》结集了这些专栏短篇,原由《明报周刊》于2005年出版,香港文学馆近年将这经典复刻再版。

    鲑鱼又称为三文鱼,是深受港人喜爱的食材。书中一章「有灵性的鲑鱼」,就引用了北美洲占先安族的的神话故事《王子与鲑人》,谈人类与被吃动物之关系。故事讲述,王子将刻有鲑鱼的护身符弄丢,村民亦因忙碌而疏忽对鲑鱼的敬礼仪式,令每年春天鲑鱼丰收的画面不复再,村内更出现饥荒。

    王子意外走到鲑人村,发现那里的人都是鲑鱼化身。它们告诉王子,「只要你尊重鲑鱼,吃掉它们之后好好处理剩下的骨头,它们便会再度回生,游回家乡」;反之若制成鱼乾储藏,会使它们生病瘫痪。杜杜收录这奇幻故事,正是试图促使吃与被吃者之间的和解,并提醒读者应怀着感恩、尊重的心享用食物,切忌浪费。

    《饮食魔幻录》有别于一般饮食文学作品,全书大量地引经据典,包括中外文艺经典,如意大利画家Luigi Serafini的画册《沙拉芬手卷》(Codex Seraphinianus)、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香港作家西西的《候鸟》等。其中写艺术家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就引用了意大利小说《巴诺玛先生》,主角看到割肉斩骨的画面时,内心既有进食的欲望,也有同情的矛盾心态,由是探讨肉食与素食的议题,人对天地间各种生物的爱护之情,以及其面对的争议。

    香港恒生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香港文学研究者邹芷茵形容,杜杜是一位非常有学养的作者,才贯古今中西,而《饮食魔幻录》令人难忘之处,在于格调虽高却浅白易明,「我想是因为这书原是专栏结集,面向公众,作者希望可以和读者有一个交流,所以我们一般人都读得明白。这是杜杜很值得欣赏的地方。」

    杜杜接受媒体访问时亦曾解释,专栏是替消闲杂志供稿,不是写文学钜着,太专太僻的题材并不适宜,内容有趣,才能吸引一般读者看下去。的确,翻开此书犹如走进古怪离奇的国度,让各种怪谈奇想及知识冲击脑袋,在疑幻似真之间,思考饮食的真义。
    '

    香港电台第二台

    25/03/2023 - 足本 Full (HKT 21:30 -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