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师的打扮一般都好型,没想到Kurt的想法更加型。八年前连普通话都不行的他,竟然放弃在澳门的「笋工」,独自闯荡讲方言的重庆。他笑称自己比较「蠢」,只会专注做好一件事,因此唯有努力、坚持、不怕输。做发型师这一行,香港的前辈没退休,后辈怎样才有出头之日?走过内地大江南北的Kurt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这是个爱的故事,这也是个打拼的故事。Matthew同Stephanie这对年轻情侣来到上海创业开点心铺,刚刚撞正疫情,又在选定铺面后遇到各种难题。两口子成为对方最大的支持,迎接每天的新挑战;闲暇时候还会约定每周五都要外出吃饭。
做律师虽然是不少年轻人的梦想,但走出去将跑道换成上海,再加上一份保护家人的决心,这些许变化成就了香港女生Vivien的独特故事。无论上庭处理诉讼,还是站在拳击擂台上,她都全力以赴争胜,不容许丝毫出错,面对排山倒海的压力,Vivien怎样在上海找到立足之地呢?
IT出身的李国梁,阿Paul,在香港又做过金融,但一直觉得自己好「离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普惠金融」概念,决定放下「包袱」来杭州阿里巴巴重新上路。就在杭州遇上了另一半,谱写了美丽的爱情故事,开花结果。
中国足球可以腾飞?四线城市都有香港足球教练?从小热爱足球的陈焕,连英文名都与西班牙足坛巨星大卫韦拿(Villa)同名,他放弃接触国际市场,三年前跑到「山旮旯」的眉山来做足球教练。他心中有一团火,谁说中国不能培养出自己的「韦拿」?连来自乌克兰的教练都够胆跑到眉山发展,香港的年轻人为何不敢试试呢?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齐看看属于Villa的足球梦有多大。
每天上班前到公园练功,操fit个body去创业,Alan的人生金句:「当时不杂,未来不迎」,即是当下不被任何声音打扰,对于未来亦不提前去迎接,反而要专心做好应该做的事。因为帮客户储存情感,他遇上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
住在香港,去深圳返工,路上需要时间竟然少过去中环?不要以为这是讲笑,Nick及Calvin的跨境会计师事务所,就通过将办公室租在高铁站附近,轻轻松松做到。想享受香港的国际接轨生活,又可以拥抱整个内地的庞大市场潜力,一条高铁就是最好的桥梁。
创业的经历不只有鲜花和掌声,还有离乡别井远离亲人的思念与无奈。李兴龙(Met)在北京中关村创立的机器人公司,只有十分一员工是本地人,而他和其他同事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大家秉持同一个信念,就是选一条最合适、最有能力做好的赛道,然后勇往直前!
从「文青」到「科技男」如何转型?中山和香港生活有什么不同?在香港90后男生眼中,内地的同龄人又是怎样?听听在中山创业、定居五年多的Bill怎样讲。
阿锋、Mandy和Victor,明明大学专业与农业完全不相关,但一拍即合毕业就做「农夫」。要耐着高温在温室统计数据、收集家畜粪便,还要体会农民靠天吃饭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