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香港家书

简介

GIST

主持人:张凤萍

《香港家书》
星期六 09:00-09:20 a.m.

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



最新

LATEST
04/05/2024

生命热线执行总监吴志昆- 别把悲伤留给自己

亲爱的陈女士:

 

很高兴收到你的感谢信,我们一众社工及义工得悉你现在的精神及身体健康逐步改善,重新振作,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更定期参与义务工作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士,实在令人鼓舞。

 

感谢你当初对我们机构的信任!回想五年前经朋友介绍到「生命热线」接受服务的你,着实令人痛心。当时你先生因病突然离世,加上唯一的女儿不在身旁,你在一夜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恶耗,与相依为命五十多年的伴侣分离,必定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

 

当时你说的一句话,「他离开的时候我哭不出来,但现在我崩溃了」令我们完全感受到你那锥心刺骨的痛,之后你终日流泪,不肯进食,日渐消瘦,连开口说话都感到困难,每日反覆思索「生存还有什么意义?」更向社工透露想早日到另一个世界与老伴团聚。其后社工发现你有自杀倾向,及表现出严重抑郁及焦虑的症状,这一切都令我们十分忧虑。

 

我们理解你的无助,是因为曾经带给你快乐和幸福的家庭好像已经失去了,生命中那一份安稳也顿然没有了,整个世界就像失去了色彩。我们亦明白你想要静静地独处的同时,却渴望有人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你。


过去数十年的你将身心全放在家庭上,婚后专注照顾女儿,至女儿成家立室,其余时间都寄托在丈夫身上,没有社交生活。每当你生活遇上困扰或感到不愉快时,你选择了独自承担,不敢向已嫁到外地的女儿倾诉,你知道女儿要适应外地的生活,同时要照顾孩子已很吃力,你实在不想打扰她加重她的负担。你一直抑压自己的情绪,把自己最悲伤、痛苦、郁闷的一面埋藏起来,即使面对丧偶之痛,还是对家人说 :「不用担心,我没事」! 我们知道你用心良苦。事实上,长期抑压内心的痛楚及不断积累负面情绪,除了会导致生理健康问题外,还会对精神健康造成严重的负担。幸好我们能够遇上,对你说声 :「你并不孤单的,我们随时愿意倾听你的心事,于你有需要时为你提供支援。」


事实上,抑郁症是其中一种常见于长者的精神问题。就我们接触的个案,了解到长者普遍受各种健康及生活问题影响到心情,而出现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问题。如果长者精神健康被忽略,将会衍生其他身体上的疾病,例如心脏病或高血压等。故此,令长者保持心境开朗至关重要,亲友或朋友的陪伴,或及时找到可倾诉的对象都可以成为他们继续向前走的动力。

 

透过我们社工和义工定期上门探访及电话慰问,以「陪伴」及「聆听」的方式让你的情绪找到安全出口,令你的不快情绪得以纾缓,更让你明白到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阶段,你的女儿及孙儿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坚强乐观地活下去对他们意义重大,我相信,你已过世的老伴也一样希望你活得幸福。幸好你意识到自行结束生命不是一个办法,并愿意向社工们倾诉心事及接受医生的治疗,令身心逐步好起来,更重新建立朋友圈,与朋友饮茶、行公园、做运动,重拾对生活的热情。

 

此外,我们非常感恩见到你积极参与中心活动,更自发参加义务工作,帮助其他有需要人士,与长者或同路人分享经历,为大家打气,与仍在逆境中迷失的人同行寻找出路,同时透过多加接触社会,你变得更乐意接受新事物,甚至学习用智能电话、学习上网,现在的你懂得上网看新闻、玩游戏及与在外地的亲友视像沟通,与时代并进,重燃生命动力,展开人生的新篇章,我们为你的「二次人生」感到无比高兴。

 

藉此机会,我代表「生命热线」再次感谢你对本机构的信任,盼望有需要帮助的人士能接受我们的服务。本机构于1998年开始推行预防长者自杀服务,至今已超过二十六年,承蒙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捐助,于2006年开展「生命共行」外展长者服务,此计划旨在让有情绪困扰及有早期自杀征兆的长者在情绪低谷中,透过定期的社工和义工探访及电话慰问,走出情绪和自杀的困境,重拾生命动力,从而安享晚年。

 

最后,希望你的改变能启发到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士,我们深信,把悲伤留给自己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只有敞开心扉,正视问题,向专业人士求助并积极面对,才能活出美好人生。

 

 

祝你生活愉快!

 

吴志昆

2024年5月4日

04/05/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重温

CATCHUP
03 - 05
2024
香港电台第一台
X

城市大学社会及行为科学系助理教授关志健——社会痛定思痛,为多元族裔提供精神健康支援

主持人:张凤萍

各位社工同学: 

甫踏入初夏,社会便接二连三发生惨剧,令我们注目伤怀。其中深水埗的惨剧,有一位印度裔母亲涉嫌在家中杀害三名年幼女儿。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我们的香港发生了什么事? 

每当有不幸事件发生,我们不应只是要求政府「做这样」、「做那样」,而是我们每一位香港市民都有责任,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深水埗发生的伦常惨剧,更令我们反思到怎样可以更好支援一些被称为「少数族裔」的非华裔人士。  

香港被誉为「亚洲国际都会」,不过我们的文化包容性真的如想象中这般大吗?社会往往视南亚裔人士为「非我族类」。有南亚裔人士告诉我,他们经地产租一个容身之处也不容易:当职员了解到他们是南亚裔人士,竟然会立刻提高租金价格;而疫情期间流行外卖,有一些人在网上下单时,竟然会列明备注:「不要南亚裔人士送餐」。这些歧视仍活生生地发生在我们今天的香港社会中! 

至于在社会服务方面,我们身为社会工作者,当然不会摆明车马去歧视不同种族的人。但仍然值得留意的是,我们通常都是以香港华人这个角度作为本位来规划服务的,而这样有可能会变相阻碍非华裔的香港人寻求协助。  

你们知不知道24间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的服务使用者当中,有多少是来自非华裔社群?到目前为止,官方都没有相关的统计数字,而这正正反映着我们不太重视多元族群的精神健康需要。好像我女儿那样的少女,几乎每天都会磅重,做好体重管理;而步入中年的我,自然也会有点自我放弃,也懒得去磅重,对吧?当你不重视一件事,连统计也自然也不会做。由于目前没有这方面的官方数字,我的团队几年前便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合作,自行统计非华裔人士使用精神健康综合中心服务的占比。结果发现,非华裔人士的占比只有0.68%,但是根据政府统计处统计数字,香港人口当中有超过8%是非华裔。那么,非华裔人士的精神健康又由谁去支援呢?  

我知道很多南亚裔人士可能不太清楚如何向社工或其他专业人士寻求协助,甚至没有「见社工」、「精神健康」等概念,所以未必懂得寻求外间协助。因此,我们不应该仅仅从需求角度去理解问题,以为他们不太需要服务。需求和供应是互为影响的—作为服务供应者,社工需要提高文化敏感度,学懂如何与多元族裔人士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认识服务。说到底,对于身处我们城市的每一位市民来说,获得适切的精神健康服务实属一种权利。  

我曾经进行过一项小小的实验,发现南亚裔中学生其实很乐意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这班学生告诉我们,他们平日的确很少打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但这主要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因此,只要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多使用英语和图画,便能让他们容易理解,同时让他们知道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私隐是会得到保障,而且十分安全,他们便会更愿意寻求精神健康服务。  

经过悲剧之后,政府正打算加强支援多元族裔家庭的精神健康需要,并会设立少数族裔人士情绪支援及辅导中心。对于这个建议,我当然乐见其成。而现时小彬纪念基金会的少数族裔精神健康中心,由南亚裔的辅导员,为居住在香港的南亚裔及东南亚裔家庭提供服务。由于他们的辅导员能够说英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或尼泊尔语,辅导的时候可同声同气,自然事半功倍。  

然而,如果我们只依赖这些专为非华裔人士而设的服务中心来支援所有有精神困扰的非华裔人士,长远来看可能会不利于种族融合。香港各区现有的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不仅会提供个别辅导服务,还会开办一些社交、发展性的活动。毕竟,认识朋友、发展自己的兴趣等,都对维持良好的精神健康有莫大的帮助。为了促进非华裔人士融入主流社会,我们的主流精神健康服务也应该加强接待非华裔服务使用者的能力。  

要让全港每所精神健康社区中心都兼备充足的人力和配套,为多元族群人士提供合适的服务,或许不太划算。较可行的做法,是参照医院管理局的联网,在各大区选择一所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增设主题服务,以支援该区内的多元族裔人士的精神健康。这样可以集中资源,也有利于相关服务单位积累经验。而华裔和非华裔人士,便有机会在当中互相认识,亦有助促进种族共融。  

而从长远来看,香港是需要增加非华裔社工的人数。目前香港有超过二万名社会工作者,但估计只有大约21位是非华裔,这意味着在香港遇到非华裔社工的机率,近乎比中六合彩的机率还低。这似乎跟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并不相称。我们希望各社工课程能从招生机制、课程设计等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吸引和支援更多的非华裔学生接受社工培训。作为社工老师的我,当然也要好好反省。  

我衷心希望透过各方的努力,让所有香港人,不论其族裔背景,都能够在这个城市开心、快乐地生活。那么,我们或更能配得上「国际都会」这一个称号。 

最后,我祝愿你们精神健康。你要爱惜自己。当你们快乐,才能把快乐感染身边的人。

 

关志健

2023年6月24日  

香港电台第一台

24/06/2023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