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香港家书

简介

GIST

主持人:张凤萍

《香港家书》
星期六 09:00-09:20 a.m.

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



最新

LATEST
04/05/2024

生命热线执行总监吴志昆- 别把悲伤留给自己

亲爱的陈女士:

 

很高兴收到你的感谢信,我们一众社工及义工得悉你现在的精神及身体健康逐步改善,重新振作,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更定期参与义务工作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士,实在令人鼓舞。

 

感谢你当初对我们机构的信任!回想五年前经朋友介绍到「生命热线」接受服务的你,着实令人痛心。当时你先生因病突然离世,加上唯一的女儿不在身旁,你在一夜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恶耗,与相依为命五十多年的伴侣分离,必定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创伤。

 

当时你说的一句话,「他离开的时候我哭不出来,但现在我崩溃了」令我们完全感受到你那锥心刺骨的痛,之后你终日流泪,不肯进食,日渐消瘦,连开口说话都感到困难,每日反覆思索「生存还有什么意义?」更向社工透露想早日到另一个世界与老伴团聚。其后社工发现你有自杀倾向,及表现出严重抑郁及焦虑的症状,这一切都令我们十分忧虑。

 

我们理解你的无助,是因为曾经带给你快乐和幸福的家庭好像已经失去了,生命中那一份安稳也顿然没有了,整个世界就像失去了色彩。我们亦明白你想要静静地独处的同时,却渴望有人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你。


过去数十年的你将身心全放在家庭上,婚后专注照顾女儿,至女儿成家立室,其余时间都寄托在丈夫身上,没有社交生活。每当你生活遇上困扰或感到不愉快时,你选择了独自承担,不敢向已嫁到外地的女儿倾诉,你知道女儿要适应外地的生活,同时要照顾孩子已很吃力,你实在不想打扰她加重她的负担。你一直抑压自己的情绪,把自己最悲伤、痛苦、郁闷的一面埋藏起来,即使面对丧偶之痛,还是对家人说 :「不用担心,我没事」! 我们知道你用心良苦。事实上,长期抑压内心的痛楚及不断积累负面情绪,除了会导致生理健康问题外,还会对精神健康造成严重的负担。幸好我们能够遇上,对你说声 :「你并不孤单的,我们随时愿意倾听你的心事,于你有需要时为你提供支援。」


事实上,抑郁症是其中一种常见于长者的精神问题。就我们接触的个案,了解到长者普遍受各种健康及生活问题影响到心情,而出现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问题。如果长者精神健康被忽略,将会衍生其他身体上的疾病,例如心脏病或高血压等。故此,令长者保持心境开朗至关重要,亲友或朋友的陪伴,或及时找到可倾诉的对象都可以成为他们继续向前走的动力。

 

透过我们社工和义工定期上门探访及电话慰问,以「陪伴」及「聆听」的方式让你的情绪找到安全出口,令你的不快情绪得以纾缓,更让你明白到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阶段,你的女儿及孙儿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坚强乐观地活下去对他们意义重大,我相信,你已过世的老伴也一样希望你活得幸福。幸好你意识到自行结束生命不是一个办法,并愿意向社工们倾诉心事及接受医生的治疗,令身心逐步好起来,更重新建立朋友圈,与朋友饮茶、行公园、做运动,重拾对生活的热情。

 

此外,我们非常感恩见到你积极参与中心活动,更自发参加义务工作,帮助其他有需要人士,与长者或同路人分享经历,为大家打气,与仍在逆境中迷失的人同行寻找出路,同时透过多加接触社会,你变得更乐意接受新事物,甚至学习用智能电话、学习上网,现在的你懂得上网看新闻、玩游戏及与在外地的亲友视像沟通,与时代并进,重燃生命动力,展开人生的新篇章,我们为你的「二次人生」感到无比高兴。

 

藉此机会,我代表「生命热线」再次感谢你对本机构的信任,盼望有需要帮助的人士能接受我们的服务。本机构于1998年开始推行预防长者自杀服务,至今已超过二十六年,承蒙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捐助,于2006年开展「生命共行」外展长者服务,此计划旨在让有情绪困扰及有早期自杀征兆的长者在情绪低谷中,透过定期的社工和义工探访及电话慰问,走出情绪和自杀的困境,重拾生命动力,从而安享晚年。

 

最后,希望你的改变能启发到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士,我们深信,把悲伤留给自己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只有敞开心扉,正视问题,向专业人士求助并积极面对,才能活出美好人生。

 

 

祝你生活愉快!

 

吴志昆

2024年5月4日

04/05/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重温

CATCHUP
03 - 05
2024
香港电台第一台
X

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院长、理大管理及市场学系教授阮博文——政府的医疗公帑应该跟病人走 便利跨境医疗发展

主持人:张凤萍

*标题由编辑所加

修读医疗管理课程的同学: 

我最近注意到媒体有很多对跨境医疗的报道。讨论最多的,是在大湾区定居的港人的医疗需要。较早前亦都有讨论,招揽内地医护人员来港工作,以舒缓香港医护人员不足的情况。亦有些讨论,关于香港长者到大湾区接受长期护理服务。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下我对以上几个议题的看法。 

先讲港人在大湾区的医疗需要。我们先要明白两地医疗融资制度并不相同,两地居民享受公共医疗的福利亦不同。香港市民在香港到公立医院求诊只需付象征式的费用,大部分的费用其实已由公帑支付。医管局医院每年获得政府八百几亿拨款来提供服务。 

内地的医院,不论公立或私立,都没有这样的政府拨款。他们靠收服务费和药费来营运,而并非政府拨款,服务费由保险或个人支付。内地居民绝大部份都有公营的医疗保险。在职政府或企业的雇员一般都有职工医疗保险,保费由雇主及雇员共同分担。员工的部分在薪金中扣起来。非全职雇员、自雇人士或没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参加居民医保,保费由个人支付一部份,政府补贴一部份。两种医保都覆盖门诊及住院服务,不过使用服务时都要再缴交分担费。职工医保的福利比居民医保好,分担费亦都比较少。整体分担费可占医疗总开支三成至五成,金额不少。如果没有医保,病人就要支付全数金额。 

港人如果在大湾区工作,自 2020年开始,可以参加当地的职工医保。甚至如果由香港公司派遣的港人,可能他在香港公司的私营医疗保险,一般都可以支付在内地接受医疗服务的费用。 

至于在大湾区退休的港人,他们可以购买当地的居民医保。保费平宜,有政府津贴。 

很多在广东省居住的港人都会回港到香港的公立医院,看医管局专科门诊,取药后返回内地。现时住在广东省的港人还可以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诊,以香港长者医疗券支付费用。有议员建议扩大这个做法到其他大湾区指定的大医院(内地称为三甲医院)。这些安排都可以提供更多方便给居住在大湾区的港人,不过行政上的安排会比较复杂,现在仍然未做到。 

我认为更加妥当的做法是容许港人用医疗券去购买当地的居民医保,当地的居民医保的保费并不贵,只是几百元一年,所有年龄层都划一收费。与香港的自愿医保不同,长者的保费比年青人的保费贵很多倍。有了当地居民的医保,生病了都不用长途跋涉回港就医。如果医疗券只可以用来看医生,每年只有二千元,如果需要住院,一定不足够。容许住大湾区的长者用来买医保,保障会更好,更方便。不过居民医保都要缴交分担费,病人要自己负担。如果要住院,数目可能很大,要有积蓄来应付,与香港不同。 

我自己的看法是,政府的医疗公帑应该跟病人走。如港人已经定居内地,又没有打算回港就医,我认为政府可以对签署了不回港到公立医院就医的人士提高他们的医疗券金额,以帮补他们在内地的医疗费用。 

我多年来都建议医疗公帑应该「跟病人走」。就算在香港,亦都应该这样做。现在公帑是一笔过先付医院,医院做得好不好,有没有效率,钱已经到手。做得好,反而会吸引更多病人,但资源又不会增加。做得慢些、差些,少些病人,得到资原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诱因做好些,或提高效率。实施「钱跟病人走」,我认为公立医院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大湾区港人亦会有更好的保障。 

至于利用湾区医疗人员来舒缓香港公立医院的人手不足的问题。以往,经过两地政府安排,有少数的医护人员来到香港公立医院工作。在疫情高峰期,亦有内地的医护人员来港,支援香港医院。表面上这些安排非常可取。香港可以在短时间得到更多医护人才。不用自己慢慢训练。广东省的医护人员会讲广东话,来香港也快捷、交通方便。香港医护人员的薪金对内地人员亦相当吸引,安排似是双赢。但若详细分析两地的医疗人手数量,按每千人口计,广东省的医疗人手数目并不比香港好。香港医生对一千人口是2.1 (2021年),广东省是2.4,多很少。香港护士对一千人口是 8.7,广东省只有 2.97。香港药剂师对一千人口是0.43,广东省是 0.35。就算中医,香港中医对一千人口是 1.09,比广东省的 0.4 多。短期,像疫情危急情况或小数目应该没有问题,而且是好事。但香港作为大湾区成员之一,不应该将自己的问题转嫁给其他湾区城市。所以靠用大湾区医护人员来补充香港医疗人员不足并不可以作为长远的政策,加上两地医护业的训练和规管都很不同,万一出现医疗意外,会涉及很多复杂问题。 

比较高成本效益的做法,我觉得可以在大湾区发展港人的长期护理院舍。香港大部分的长期护理院的质素都不理想,主要是空间不足、人手长期不足。内地土地没有香港紧张,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打做一些较舒适的护理院。长期护理院舍不需要很多有专业资格的医护专业人员,一般护理员的培训时间亦比较短,在内地招聘及提供培训问题应该不大。当地工资相对香港亦较低,香港人手短缺,工资又高,服务无法改善。社署应该委托非牟利机构在大湾区开办多些高质素的院舍让愿意的香港长者到当地居住。 

同学如果有意思到大湾区工作,或者有家人想到大湾区退休,希望以上的资料可以帮到你们。
 

阮博文

2023年8月12日

 

参考资料:
1. 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 医务卫生局统计资料—香港主要医疗卫生数据

香港电台第一台

12/08/2023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