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女儿靖忻:
去年你刚过六岁生日不久,便突然收到太婆离世的消息,那是你第一次经历亲人的死亡。当我带你到灵堂向太婆告别的时候,确实很担心你的情绪。幸好有信仰令你比较容易接受,你平静地问我:「太婆是否在天堂等待我们?」回想起来,遗憾我不早些教导你怎样应对离别与死亡。我并非对此话题有避忌,而是不知如何展开讨论,让你明白。
若非近年MWYO青年办公室推动生死教育项目,我并不意会到自小练习失去的重要性。事实上,海外研究指出及早提供适当的生死教育,有助青少年以积极和正向的态度生活,提升生命的意义和满意度;增加同理心,多关心和善待别人;纾缓对死亡的负面情绪,减少焦虑。相反缺乏适当的生死教育,可能引致抑郁和焦虑,甚至出现自残、自杀或他杀等情况。
或许加强生死教育是能够减少青少年罹患情绪病和自杀的政策措施之一,但是香港的生死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MWYO联同香港生死学协会,透过问卷了解中学生对生死的看法,并以对话模式探讨离别、死亡及生命意义。我们在两间中学共收到277份问卷,以及与26位学生对话。
问卷发现部分学生对生活感到无意义,对死亡有较强烈的恐惧和担忧。值得留意的是,分析发现心理健康和生命意义两者有关连,当学生心理健康自评分数越低,生命意义平均分越低。我们相信,如引导学生对生命有正向思维,能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反之亦然。
我们亦从对话活动观察到学生藉着探讨离别和死亡去反思生命,例如有学生觉得:「生命系好重要嘅嘢,唔知道会唔会有第二次,唔知佢嘅长短。唯一知道嘅系喺生命当中体会唔同嘅嘢,就好似帮助别人,即系将我学到嘅嘢尽量去帮佢哋。」除了关心别人,学生亦表示:「最想做自己钟意嘅嘢⋯⋯我想活出自己,活得精彩。」也有学生分享:「现阶段想学业有进步,有自己嘅目标去完成⋯⋯而有健康嘅身体先可以学习。」在维持健康方面,有同学坦承:「成日通宵⋯⋯喺个过程都尽量休息下,唔好做残个身体。」更有学生答应:「要孝顺父母,每个月抽啲时间陪下佢哋,等佢哋唔好咁孤独。」
参与此项目的老师非常认同生死教育的重要性,既然无法避免死亡,便应该提早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可惜学校的人力和资源不足,老师也不善于教授生死题目。加上议题不受社会重视,政府及其他机构的相关资助甚少。我们在九月发表《香港中学生看生死研究》报告,整理问卷结果、对话效果,以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 教育局应修订《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内容,加强离别以至死亡的元素;并制订指引,涵盖更多元、互动、深入探讨生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待社会接受程度更高之时,可将生命教育改为生死教育;
二) 为有意推行生死教育的老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形式可先以工作坊或讲座开始,由政府资助专业团体举办。政府更可资助大专院校增设生死教育课程,让准老师选修;
三) 现时由政府或其他团体推出的相关资助项目,可将内容和范围由生命教育扩展至生死教育,让学校和专业团体可申请。例如「优质教育基金」可增加生死教育为优先考虑主题,或在现有「正面价值观」主题下明确包括生死课题。
我们留意到政府近年致力培育青少年的正向思维,而生死教育正正可以加强他们的正向思维,并提升其精神健康,故此希望政府能采纳建议。
其后我们于10月举办为期四天的公众活动《练习失去-生死教育展览》,目的是透过工作坊让前线老师和社工认识坊间一些推动生死教育的项目,以带入日常工作中和青少年一起讨论生命价值;透过展览、导赏团、十多份关于失去的分享作品,让公众明白失去和死亡的话题并不是忌讳,大家可以公开地处理自己的哀伤。有时候把心底话说出来,更能够纾缓伤痛,以致减少治愈时间。
多谢靖忻在展览的其中一天担任小义工。我亦趁机与你分享,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无可避免会经历失去,无论是身边的人或事物。你会感到伤心和愤怒,但同时学懂珍惜。记得在场有一位妈妈一直聆听我们的对话,更问我应怎样教导小朋友面对失去?我告诉她,小朋友总会试过不见了心爱的擦胶、幼稚园毕业后和同学分别,甚至家里的植物枯萎了。作为家长,我们要打破所谓的禁忌,把握机会由浅入深与小朋友讨论发生的事、关心他们的感受、陪伴其练习失去。
阿女,上星期临睡前,你忽然问我为何人会死亡?我即时的反应是很理性地回答你:「人的身体会因为生病、意外、年老等原因不再发挥功能,医生也帮不了忙。」想不到你竟然回应:「还有的是天父希望我们知道人的时间有限,故此要更加爱锡爸爸妈妈,对同学好些。」我很欣慰,我们家的生死教育已经开始了。
爱你的母亲上
2024年12月7日
Coco表姐:
今次你回香港,见你提起在酒店附近,见到一个绿色招牌的铺头,印有一个「6字」。其实它是环保署一个服务全港的社区回收网络。等我讲多一点你听,让你下次回港定居时有更清晰资料。
在我家附近其实也有「绿仔点」,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家庭在出外散步时,都带同宠物,拿着一袋二袋,到回收点进行分类回收。父母亦会藉此机会教导小朋友环保和回收的意识。有时候,外籍家庭佣工亦会和雇主一起进行回收。逐渐,外佣都成为其中一位常客,就会注意到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表姐,你知道我从事环保工作二十多年,见到近年市民愈来愈习惯使用回收站,有回收站的回收量在这几年间,翻了几倍的升幅。
现时社区的回收设施不断增加,绿在区区的服务遍布全港18区,接收9种常见回收物,并设有多个「回收环保站」及「回收便利点」,当中「回收便利点」更有夜间自助回收,非常方便,另外更有超过130个每星期定时定点的街站,回收变得比以往容易和方便。虽然有街坊说他居住的环境比较狭窄,回收点亦不方便他们、回收设施也不足,但我都希望未来有更多回收点。
2022年,香港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人均弃置量达每日1.51公斤,相比很多外国大城市的弃置量每日不过1公斤,所以香港的弃置量是相当高,为堆填区带来沉重负担。所以香港需要推动各项惜物减废和支援回收的工作,以减少碳排放及实践低碳转型,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令我们的下一代有更好的福祉。
香港政府将于今年8月1日实施都市固体废物收费,简称垃圾收费,而垃圾收费制度在许多地区已经广泛实施,亦有一定的成效,例如: 1. 台湾于90年代末率先实施"垃圾袋收费"制度,居民需要购买不同指定容量的垃圾袋来弃置废物。 2. 日本和韩国同样实施了一系列废物收费和回收制度。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垃圾袋和回收箱,居民需要根据垃圾的种类和大小,支付相应的费用,同样鼓励居民在家居进行废物分类和回收。
当然,这些地区的收费制度实施的效果因应人口密度和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垃圾收费制度鼓励了市民减少产生垃圾、增加回收率,这不单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同时促进回收业界的持续发展,并创造更多绿色就业机会。
表姐,我和你在美国的时候,都习惯在不同日子弃置不同垃圾进行回收,星期一是胶樽、星期二是纸张、星期三是玻璃樽。相信你回香港时,会与我一样,很快适应。
推动垃圾收费的最大本意,就是推动个人和企业减少产生垃圾。当市民需要为自己的垃圾支付费用时,便会更加注意自身的消费模式,而且积极努力减少产生垃圾。 特别在网购时,在购买和运送过程中都会增加包装,你也要想一想,这会造成更多的浪费,所以你买一件物品的时候,都要思考其必要性,也要思考将来弃置该物品时,也会有一定开支。长远来说,改变每个人的消费模式、购买简约包装和更耐用的产品或选购保养期较长的产品,呢都是一些好习惯。
长远来说,当市民倾向选择刚才提及的产品时,亦令到企业或生产商,改善和改良他们的产品设计,减少包装、重用资源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有助节约地球资源。
此外,收费制度为回收和正确的废物处理提供了经济诱因。当市民需要支付垃圾处理费用时,自然会更有动力寻找回收的出路,并确保垃圾能够得到正确处理。
最后,有效的垃圾管理可以节省长期的公共开支。透过减少产生垃圾和促进回收,需要堆填和运输的废物量都有所减少。处理垃圾从来都需要运用资源,减废和回收则可以降低政府和纳税人处理废物的成本。
当然,推行垃圾收费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接受,好像我们去其他地区旅游时,都要将自己生产的垃圾带走、或者做好回收。 市民可能认为政府只是单为收取额外收入,特别是对于一些习惯免费垃圾处理的人来说,如刚才所说,垃圾从来不是自动就送到堆填区,要经过一些程序和需要很多资源才可以进行。
其实减废回收对市民来讲,需要做的其实非常简单:从日常生活源头减废、积极做好乾净回收、将纸张、金属、塑胶、玻璃樽、充电池、小型电器、悭电胆及光管等,都拿去「绿在区区」回收。既不用支付垃圾费用,还可兑换绿绿赏积分,来换取即食面、油、米、文具等日用品,何乐而不为? 总结来说,香港推行垃圾收费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需要做好自己的责任,从源头减废及积极乾净回收。
表姐,环保是一项大挑战,最理想的状况就是每个产品都有环保设计(eco design),由制造、清洁、生产、应用,例如在产品上如何省电,省材料、耐用,到弃置重用都要考虑得到。将来等你回香港时,再和你分享更多环保心得!
表妹 Linda
2024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