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开拓文字新国度 带来阅读新感觉

    简介

    GIST

    主持人:冯杰、黄怡

     
    开拓文字新国度,带来阅读新感觉。与你一起走进文字世界,分享阅读的乐趣。
      
    #香港电台文教组
    #艺文一格 rthk.hk/artitude

    最新

    LATEST
    27/04/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城景变幻-后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说论(1996-2018)》(上)|嘉宾∶邹文律(作者)

     
    【开卷乐】《城景变幻-后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说论(1996-2018)》-资本塑造的都市发展


    1997年,香港回归,此后二十多年间,这个城市风景变了多少?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助理教授邹文律以「后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小说作为研究主轴,撰写了《城景变幻-后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说论(1996-2018)》,与读者一同了解一班香港年轻作家对我城的情怀。

    「后九七香港青年作家」是怎样的概念?邹文律指,包括潘国灵、谢晓虹、韩丽珠等的这群作家都是在1997年之后出版第一本个人小说集,同时也有类近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他们在香港接受基础教育,于本地大学完成学位课程,长时间居住香港,经历八九十年代香港经济和城市化急速发展,见证回归前后香港的城市面貌各种变化。邹文律在书中提及雷蒙.威廉斯于《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的「情感结构」:「每一个时代的人皆有其独特的社会经验与社会关系,他们并同感受到的情绪与经验,将会凝结在一代人的情感结构中,并可以通过该时代的文学作品找到踪迹。」他强调文学当中精神状态和气质并非与思想对立,「容许个别经验差异的同时,会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稳固而明确的模样,以及深层的共同性。」

    《城景变幻》一书分了数个章节,包括从「我城到i城」谈资本主义对城市空间的塑造;「鲸鱼至我城」由可洛《鲸鱼之城》对我城的重塑;「在商楼与商场之间」研究作家们笔下的超密度城市空间;「情感何所依」分析市区重建带来的情感断裂;「消逝的自然」阐述城市和自然的角力;最后以作家们的访谈录作结。

    邹文律举例说,铁路上盖住宅,再配以商场,成为香港城市发展的一种模式。香港地方有限,唯有向上发展,以获取最大资本,因此逐渐以高楼大厦、大型商场取代旧社区建筑和街道。惟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书中提到可洛《鲸鱼之城》中的爱情故事——阿果想与阿安一起去码头道别,换来的是阿安断然拒绝,阿安认为清拆旧码头,重新兴建美仑美奂的商厦才能展现五光十色的都市魅力。邹文律指,小说中隐含作者对拆建式发展是香港未来唯一选择的疑虑。李维怡于2006年写的〈声声慢〉,故事讲述了湾仔的旧区重建。家人认为接受赔偿迁出可以改善居住环境,但主角中学生的小碧却觉得离开爷爷一代开始居住的地方,如同放弃多年来建立的邻里关系和人情味。

    小说故事当属虚构,然而情怀却是真挚。当细味这些青年作家的小说,就有如亲历一个个香港城市发展的故事。

    27/04/2024 - 足本 Full (HKT 20:30 - 21:00)

    预告

    UPCOMING
    04/05/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重温

    CATCHUP
    02 - 04
    2024
    香港电台第二台

    27/04/2024

    20/04/2024

    13/04/2024

    06/04/2024

    30/03/2024

    23/03/2024

    16/03/2024

    09/03/2024

    02/03/2024

    24/02/2024

    X

    《总有些时光在路上》| 嘉宾∶潘国灵(作者)

    主持人:冯杰、黄怡

    |
    《总有些时光在路上》-离开是为了未来


    「旅行在外地,又总是一种内在穿行。生命如行旅,没有一趟旅程可以重复的。」作家潘国灵如是道。随少年到中年,旅人身份不止一个,旅居、背包客、流浪者等各种身份,随时间的累积赋予了旅行的意义,不同时期的生命历程对地方感受也有阶段性总结。潘国灵认为旅行的广义是以身体的流动,跨越边境国界,或是发掘新地方,总之就要离开熟悉的家园,如卡夫卡所言「离开这里,就是我的意思」。


    寻找失落

    潘国灵到过不同国家留学,又曾前往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他浪迹天涯,及后整理自己多年来的旅游散文结集成新书《总有些时光在路上》。书中大致分了澳门、巴黎、爱荷华、纽约、杭州、北京等地的章节。我们就像被困于名为疫情的笼中鸟,即使外国放宽检疫限制,回港却要隔离,旅行看似遥不可及,不妨透过他的人生轨迹,穿梭不同时空,游历各个城市。

    他回首往事,澳门成为了自己人生旅行的开端,将儿时到中年几度折返的记忆集合成<澳门杂忆>。潘国灵形容香港和澳门的关系如同一面对照镜,香港无街可逛,电子屏幕的广告、海鲜酒家、摩天大楼与商场充斥四周,对比澳门适合散步的地方、大型可乐樽的老式招牌、地痞茶楼、殖民历史建筑的保留,在这个甘心没强出头的澳门中,找回香港失落的东西。


    人文反思

    书中不少文章是过往回忆的书写,文字带读者走过了历史的伤痛,如同佳酿般待时间挥发,再细味当中对民族的反思。潘国灵在2007至2008年旅居纽约,走过世贸遗址时,随着铁丝网看着颓垣败瓦。原来自九一一事件后,世贸中心以「归零地」(Ground Zero)废墟示人,置放了十年,让各地游人反思缺失,再重建为世贸中心一号。潘国灵言如果瓦砾在面子大于一切的国度,现场必定被围封掩盖起来;如瓦砾在经济是命的城市,政客、既得利益者绝不允许在城市中心地带霸占一位置。如今九一一的纪念碑并不是矗立着供人仰望,而是造成南北两个下沉式的水池,「成了两个永远铭刻着历史创伤的缺口,它物理上的下陷,永远提醒你有些东西不见了、缺席了」。

    散文并非纯粹旅游书或者城市观察,最终连接当地文化和人文历史。读潘国灵2011年写的<再见纽约-反省缺失>,再读他同年写的<印象杭州-雷峰塔石>,看似两个互不相干的章节,并排而读却有另一番体会。潘国灵去过杭州旅行,走进西湖「雷峰新塔」参观,发现展览馆出售塔砖,并附有「塔砖收藏证书」。建于北宋的雷峰塔眺望西湖晚照,明朝时遭受大火烧剩塔身,直至九十年代初旧塔崩塌。坊间迷信塔砖可以强身健体,挖砖牟利。潘国灵引用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人数既多,创伤自然极大,而倒败之后,却难于知道加害的究竟是谁。正如雷峰塔倒掉以后,我们单知道由于乡下人的迷信。共有的塔失去了,乡下人的所得,却不过一块砖,这砖,将来又将为别一自利者所藏,终究至于灭尽。」潘国灵直斥私挖是罪,真金白银买却竟是功德,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没有价值只有价钱。两个地方的遗址,两种处理的手法,引发起一系列人文的反思。

    旅行可以是有目标地朝圣,又或是漫无目的,时而需要安全,有时爱冒险,潘国灵言:「无论哪种形式的旅行,都有一个可回归的家园在等着自己,旅行的本质就是人为地与家园保持距离,从而获取经验与乐趣。如果没有家园可以折返,那便成了流亡或放逐,说的又是不太一样的东西了。」我们一生人总有些时光在迷失,流离浪荡,离开熟悉的家园,这些旅行经历,无论时间多长或是一去不返,将会成为自己未来的一部份。
    |

    香港电台第二台

    11/06/2022 - 足本 Full (HKT 21:30 -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