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清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通行本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曹雪芹所着,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由高鹗、程伟元整理。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婚恋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群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体现了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展现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讨论主题:贾宝玉〈红豆词〉、〈晴雯判词〉、林黛玉〈琴曲〉四叠
主持:#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李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专任导师
电视节目《大师对谈》第六季请来两位熟知古今文学的主持人,解析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国文学离不开诗歌,诗歌离不开音乐。香港电台「大师对谈」第六季,带你畅游文学与音乐的世界。
杂剧被称为北戏,传奇则是从「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发展而来的南戏。明代前期的曲坛,仍是杂剧的天下。直到明代后期的嘉靖、万历年间,社会经济明显发展,传奇创作也开始兴盛。
讨论主题: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主持:#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李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专任导师
电视节目《大师对谈》第六季请来两位熟知古今文学的主持人,解析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国文学离不开诗歌,诗歌离不开音乐。香港电台「大师对谈」第六季,带你畅游文学与音乐的世界。
我们上一集谈完元散曲,本集要继续谈元曲的另一分支――元杂剧。元杂剧的兴盛,是古代戏剧文艺长期发展的结果。但就元曲本身而言,杂剧和散曲哪一样才是正宗,历来有不同说法。
讨论主题:关于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主持:#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李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专任导师
电视节目《大师对谈》第六季请来两位熟知古今文学的主持人,解析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国文学离不开诗歌,诗歌离不开音乐。香港电台「大师对谈」第六季,带你畅游文学与音乐的世界。
曲产生于宋金之世,而盛行于元代。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相继入主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散曲。正如词被称为「诗余」,曲则被称为「词余」,可见词曲之间关系密切。
讨论主题: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珠帘秀〈玉芙蓉〉、贯云石〈清江引〉二首
主持:#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李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专任导师
电视节目《大师对谈》第六季请来两位熟知古今文学的主持人,解析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国文学离不开诗歌,诗歌离不开音乐。香港电台「大师对谈」第六季,带你畅游文学与音乐的世界。
词,原称「曲子词」,可见是与旋律配套的歌词。由于文句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由于前人多以词为诗的余绪,故又称词为「诗余」。
词起源于隋代。由于当时「胡乐」传入,「燕乐」大盛,词也逐渐脱离传统的古诗,成为一门独立的诗歌艺术。到了唐代中叶,唐诗发展已趋成熟,文人为便歌唱、并增加创作的趣味性,将原本整齐的句法慢慢增损字句,便得参差不齐,词便因此而正式产生了。
讨论主题:李存勖〈如梦令〉、李清照〈醉花阴〉、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主持:#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李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专任导师
电视节目《大师对谈》第六季请来两位熟知古今文学的主持人,解析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国文学离不开诗歌,诗歌离不开音乐。香港电台「大师对谈」第六季,带你畅游文学与音乐的世界。
魏晋南北朝以后,文学的地位获得提升,上层社会文学创作的风气盛行,诗歌体裁的发展更趋完善、成熟,为唐诗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唐朝前半期社会安定,经济富裕,也使诗歌酬唱、传诵,蔚为风气。天宝之乱后,人民生活流离困苦,郁结之情亦可用诗歌来抒发。
唐代君主多喜风雅,上好下甚,于是诗歌风靡一代。而且唐代以诗取士,因此诗风非常普遍。唐诗兴起,亦源于诗体的进化。近体诗如律诗、绝句等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于成熟。
讨论主题:隋炀帝〈春江花月夜〉、武则天〈如意娘〉、白居易〈花非花〉
主持:#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李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专任导师
电视节目《大师对谈》第六季请来两位熟知古今文学的主持人,解析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国文学离不开诗歌,诗歌离不开音乐。香港电台「大师对谈」第六季,带你畅游文学与音乐的世界。
乐府为古代朝廷的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大力扩充发展,不仅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以观民生面貌。许多民间歌谣在乐府演唱,得以流传下来。
讨论主题:李延年〈佳人歌〉、〈子夜吴歌〉、〈木兰辞〉
主持:#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李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专任导师
电视节目《大师对谈》第六季请来两位熟知古今文学的主持人,解析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国文学离不开诗歌,诗歌离不开音乐。香港电台「大师对谈」第六季,带你畅游文学与音乐的世界。
我们一般认为中国诗歌有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这两部书都没有收录的遗珠,就称为「古逸诗」。如何界定古逸诗?「古」,指的是上古,可以大致看作先秦时代。「逸」和「佚」是同一个字,是散佚的意思。根据「古」和「逸」这两个字,可知古逸诗指的是产生于先秦时代、而散见于先秦两汉典籍和后世著作中。
讨论主题:〈弹歌〉、涂山氏〈候人歌〉、箕子〈麦秀歌〉
主持:#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李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专任导师
电视节目《大师对谈》第六季请来两位熟知古今文学的主持人,解析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国文学离不开诗歌,诗歌离不开音乐。香港电台「大师对谈」第六季,带你畅游文学与音乐的世界。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地诗歌的结集,作者以屈原最为著名,号称「诗人之祖」,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等。〈九歌〉是屈原为楚王改写的祭神乐章,其源头可追溯至传疑时代的夏朝。因为夏代的原始《九歌》跟生育崇拜的密切关系,也就导致了《楚辞.九歌》人神恋爱的主轴,浪漫情怀浓郁的基调。不过,《楚辞.九歌》的体裁已比较成熟,我们认为乃是屈原从民间的楚歌体裁改良而成。
讨论主题:刘邦〈大风歌〉、〈越人歌〉、〈九歌.大司命〉
主持:#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李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专任导师
电视节目《大师对谈》第六季请来两位熟知古今文学的主持人,解析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国文学离不开诗歌,诗歌离不开音乐。香港电台「大师对谈」第六季,带你畅游文学与音乐的世界。
《诗经》是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周代诗作三百零五首。《诗经》篇章的原作者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内容主题也非常丰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以民间歌谣为主,雅以朝堂作品为主,颂以宗庙祭歌为主。这些诗作都经过周天子乐官的整理,可以唱诵。
讨论主题:〈秦风.蒹葭〉、〈郑风.子衿〉、〈陈风.东门之枌〉
主持:#陈炜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李萌/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专任导师
电视节目《大师对谈》第六季请来两位熟知古今文学的主持人,解析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国文学离不开诗歌,诗歌离不开音乐。香港电台「大师对谈」第六季,带你畅游文学与音乐的世界。
《论语》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生,孝顺父母有很多方式,但如果父母离世,又如何延续这份孝心呢?《论语》当中就记载以下一段: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即是当父母在生时,就按照礼的规定来侍奉父母,每一天也用真诚照顾他们,不太过,也无不及;而当父母离世,也要好好安葬和祭祀他们。正所谓慎终追远,也就是孝心的延续。
主持:#司徒永富、#恽福龙
7月24日星期一晚8:00 港台电视31
===========================
《大师对谈》
第五季大师对谈,以#中外经典句子为主题,套入#个人成长与#职场文化,将#经典融入#日常。
由司徒永富及恽福龙校长主持,3月13号起逢星期一晚8点,港台电视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