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X

    简介

    GIST

    打从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首播以来,经制作人在不同阶段的摸索,节目的定位很清晰,要求铿锵有声,讲真话,积极发掘跟观众有密切关系的题材,多年来,制作人紧贴社会步伐,无论在政治、房屋、医疗、民生、教育、环保以至海外,积极发掘大家关心的题材。

    《铿锵集》是一个团队,无论接受过批评或喝采,我们都不敢掉以轻心,每个星期,无论晴天雨天,紧守岗位,延续求真的精神。

    最新

    LATEST
    01/06/2023
    相片集
    相片集

    出行方法有很多种,但对不少轮椅使用者而言,要顺利出行未必是易事,政府自2012年开展「人人畅道通行」计划,在公共行人通道加建斜道、升降机等无障碍通道设施,现时全港公共行人通道的通达程度如何?至于公共交通配套,轮椅使用者可选择乘坐铁路、巴士、小巴、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对轮椅使用者而言,又是否真的做到路路畅通?《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提倡让残疾人士能平等地追求自己的生活,不受歧视,充分融入社区,若然我们能够有更多政策措施协助残疾人自由穿梭香港不同地方,才可称得上是无障碍城市。

    预告

    UPCOMING
    08/06/2023
    相片集
    相片集

    Web 3.0 是互联网的一个急速发展的新时代,也备受关注、金融界热议的技术,如加密货币、区块链和NFT(非同质化代币)。科技发展,令货币这种交易工具逐步走向电子化,作为新兴投资项目,需要有完善的监管机制,不少名人参与投资,亦有人转手获利,炒风一时无两,但市场波动,甚至泡沬爆破,风险难以评估。特区政府逐渐放宽对Web 3.0及虚拟资产限制的同时,证监会亦推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一系列变革能否为香港带来巨大机遇?

    重温

    CATCHUP
    03 - 06
    2023
    RTHK 31
    • 伤健路路通

      伤健路路通

      出行方法有很多种,但对不少轮椅使用者而言,要顺利出行未必是易事,政府自2012年开展「人人畅道通行」计划,在公共行人通道加建斜道、升降机等无障碍通道设施,现时全港公共行人通道的通达程度如何?至于公共交通配套,轮椅使用者可选择乘坐铁路、巴士、小巴、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对轮椅使用者而言,又是否真的做到路路畅通?《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提倡让残疾人士能平等地追求自己的生活,不受歧视,充分融入社区,若然我们能够有更多政策措施协助残疾人自由穿梭香港不同地方,才可称得上是无障碍城市。

      01/06/2023
    • 香港『电』后

      香港『电』后

      石油资源快将耗尽,世界各地正积极研发再生能源。而香港发展再生能源步伐相比之下缓慢,到底为何?研发再生能源是全球大势所趋,香港亦具备发展风能及太阳能条件。但基于土地有限这先天因素,香港要大规模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看似困难,而在于有限度条件下,香港水塘兴建太阳能发电成为解决方法。也有机构善用天台兴建太阳能板为供电自给自足。科技日新月异,世界各地及中国也研发氢能发电,技术日渐成熟。与世界各地相比,香港发展再生能源步伐相对缓慢,究竟点解呢?而香港政府发展绿色运输之时,为何仍未推动氢能发电之公共交通工具?纵使香港不少大学研究及开发氢能之应用,但香港在氢能发电及应用上仍在商讨中,到底香港于再生能源上是滞后还是殿后?

      25/05/2023
    • 表演何处去

      表演何处去

      今年施政报告制订「十年文化艺术设施发展蓝图」,包括增加康文署旗下博物馆数目至19间,增加表演场地座位数目约50%。要推动文艺发展,增加设施固然重要,但如何让资源能惠及艺术工作者?表演艺术一直存在场地不足的问题,有剧团参与康文署的「场地伙伴计」,优先租用场地设施并获得支助制作,亦有剧团自资建设剧场,上演全港首个长寿音乐剧。甚或未有资金开设工作室的剧团,也可参加香港艺术发展局自2018起推行「学校与艺团伙伴计划」,配对中小学及艺团合作,学校借出课余时的闲置空间给艺团工作,艺团拨出若干时段举办工作坊,加强艺术教育。要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场地与人才同样重要,文化政策应如何配合?

      18/05/2023
    • 智在校园

      智在校园

      教育局在 2015 提出STEM教育,以增润课程在学校间进行,近期加入艺术,Art的元素,成为STEAM教育。2022年施政报告中,行政长官提出为教育增能,会在中小学以普及化、趣味化、多元化的方式,大力推动STEAM教育,为学生打好基础,配合香港未来发展创科的大方向。STEAM教育是综合数理科技艺等范畴的学习,以启发学生科学及科创能力为重要,学校如何整体规划和统筹STEAM教育呢?在着重跨学科学习的前题下,教师资历及人手问题,学校又如何应对呢?

      11/05/2023
    • 绿绿无穷

      绿绿无穷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最近发表了全球首个有关绿地暴露水平的研究,发现全球千多个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和绿地暴露水平存在差异。研究以科学的方法量度不同地区市民接触绿地的机会,发现虽然香港及新加坡的绿地覆盖率达70%及84%,但绿地暴露水平仅为35%及55%。根据规划署嘅资料显示,本港的土地约65%是林地、灌丛和草地,包括部份郊野公园用地或自然保护区。政府推行绿化城市多年,使香港持续发展更绿化的环境,于2010在发展局工务科之下成立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协调各部门,制定不同层面的绿化,园境和树木管理,究竟成效怎样?

      04/05/2023
    • 职场银发族

      职场银发族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出生率下降,香港劳动人口预计会继续下降。政府近年积极鼓励长者就业,延迟退休,继续投身劳动市场,以纾缓人口老化带来的经济开支。财政司司长在本年度财政预算案,亦建议提高雇主为其六十五岁或以上雇员所作自愿性强积金供款的税务扣减;劳工处于2020年将原本中年就业计划,优化为中高龄就业计划。究竟现时长者就业情况如何?如何提高长者就业效益?高龄人士的行业选择空间为何?

      27/04/2023
    • 「碳」够了吗?

      「碳」够了吗?

      气候危机逼在眉睫,香港政府订下2035年碳排放减半,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并制定一系列策略。除了推动ESG环境社会管治,政府亦将会重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为新的「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为减碳策略提供意见及推动各界合作。
      本港主要碳排放为发电,占整体约七成,取代燃烧化石燃料发电的方式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但节约能源及从源头减碳更为重要。建筑及楼宇消耗不少电力,新型商业大厦采用玻璃幕场及中央冷气,但同时也是浪费电力的源头。香港机场管理局亦公布于2050年年底前在香港国际机场达至净零碳排放的策略,到2035年减少实际排放量一半,他们又有何方案实行零碳?
      碳排放令全球暖化、极端天气加剧出现,要实现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政府企业各界通力合作之外,每位市民都应该为舒缓气候危机出一分力,一起减碳!

      20/04/2023
    • 两个辘泊位难

      两个辘泊位难

      根据运输署资料截至2022年10月的统计数字,香港电单车领牌的总数共有74,734部,而现时全港只有大约38,000个电单车泊车位,包括11,520个路旁电单车泊位(俗称骨位),电单车时租停车场更是罕有,电单车泊位不足问题已持续多年,加上废弃电单车滥用霸占骨位问题严重。香港的私人电单车位租金大约是数百元至一千元不等,而政府设在道路旁边的电单车骨位则不会收费。不少电单车司机都坦言他们愿意支付泊位租金,但最大问题是没有泊位。伴随外卖及速递业的发展,香港亦出现越来越多的职业电单车司机,电单车泊位需求更有上升趋势,到底有何方法可解决电单车泊位不足问题?

      13/04/2023
    • 上楼中转站

      上楼中转站

      根据统计处数字,全港有超过10万个劏房单位,劏房居住人口超过21万,基层住屋问题仍有待解决,今届政府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加快建造公屋之余,同时推出「简约公屋」,希望让仍在等候上楼的基层市民有机会改善居住环境,合共三万个单位,能否成为劏房居民的及时雨?下一步政府应该继续怎样从社会房屋供应、租金管制等方面入手,让基层人士可以住得有尊严?

      06/04/2023
    • 小型球@弹丸之地

      小型球@弹丸之地

      香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足球曾经位列亚洲前列,当年港队曾经获得亚洲杯季军,当时应运而生的石地七人足球场「小型球」,不少足球明星都曾留下足迹。而香港只是一片弹丸之地,七人足球比赛「小型球」亦成为香港独有的足球运动。然而随着近年五人足球在国际间兴起与普及,认受性比本土的「小型球」更广,足总亦锐意将五人足球比赛职业化,政府亦重点大幅增加符合国际标准的五人足球场,此举无疑会直接影响「小型球」的生存空间,到底本地足球发展又能否在当中取得平衡?

      30/03/2023
    • 网站获奬:

    • 在新分页开启第五届传媒转型大奖
    • 在新分页开启2014优秀网站选举十大优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