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彭启光, 麦嘉纬
Arya Jackson二十多前年离开家乡印尼出外打工,十七年前来港做家庭女佣,亦即是港人口中的「印尼姐姐」。每逢周日,她便会穿上舞衣,成为印尼人舞团The Jackson Dancer的团长。舞团六名成员都是「印尼姐姐」,曾参与不同跳舞群体,曾经在台上竞赛,最后惜惜相识共组舞团。
香港对她们来说是工作的地点,同时也是燃烧半生青春的地方。正是在香港,她们找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找到家乡没有的空间和舞台,也重新认识以至推广家乡的文化。
Ali来自非洲乍得,2017年来到香港。
之前,Ali不会中英文,从没想过来香港;现在,香港成为他追梦的地方。
Ali甫抵港便在机场滞留了7天,好不容易才找到往市区的路。大学未毕业、只会说法语和阿拉伯语的他,在全然陌生的城市,却宁愿不拣最易的路:跳出非洲人的圈子,自学中英文,修读英国大学遥距学位课程,为不同团体做义工,更与土生土长的香港女生结婚。
一步一步融入香港,但亦没有忘记故乡。
Ali选择了难行的路,放弃大机构的稳定工作,从事体力劳动的建造业,希望尽快储得创业资金,在香港经营矿产贸易公司,在非洲为青年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
曾经陌生的地方变成了家,他是非洲人,也是香港人,更是地球人。
Arya Jackson二十多前年离开家乡印尼出外打工,十七年前来港做家庭女佣,亦即是港人口中的「印尼姐姐」。每逢周日,她便会穿上舞衣,成为印尼人舞团The Jackson Dancer的团长。舞团六名成员都是「印尼姐姐」,曾参与不同跳舞群体,曾经在台上竞赛,最后惜惜相识共组舞团。
...
这是一个下半身瘫痪的巴基斯坦裔军人的奋斗故事。
1987年,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与印度不时就边界问题起冲突的火药库。一辆吉普车由山上的军事训练基地出发,在山崖边上跌跌荡荡的下山,车上一名才二十出头的年轻部队上尉期待已久的假日终于到临,可以到山下附近城镇休息。
山路陡峭,吉普车扬起泛黄尘土。上尉吓然发现吉普车有异样,来不及反应,吉普车已失控滚落悬崖,直堕深渊,司机抛出车外当场身亡。受伤的上尉挣扎爬出已成废铁的车身,刚刚与死神擦身而过,但怎么费劲都再也站不起来。
年近60,住在大埔的Ajmal Samuel,坐在轮椅娓娓道出他的故事时,一点也看不出伤感。
在军校读书,原本打算当机师,但人生就是充满意外,来香港又是另一个「意外」。
由巴基斯坦转到英国就医,再到德国疗养,趁暑假来探望正在香港服务的基督徒父母,一心夏天过后回德国落户的Ajmal Samuel被香港深深吸引,但等待他的却是两年半的漫长失业。
虽然曾在巴国军队负责电讯工程任务,意外后亦在德国学习电脑技术,但90年代的香港,「歧视」乃司空见惯,一个坐轮椅的巴基斯坦青年,在香港求职处处碰壁亦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由帮外国人修理电脑开始,再到矽谷公司任职,当上网上购票系统行政总裁之后,毅然创业做老板,支援网上交易,闯出一片天。
事业成功,但受伤造成的身体痛楚却伴随一生。手术后双腿仍不时承受剧痛,医生要处方吗啡用以镇痛,副作用就是精神不能集中。Ajmal Samuel决定以运动刺激身体释放安多酚止痛,凭着不倒的意志,以自然方式停药,医生都大感神奇。运动除成为最佳疗法,亦令Ajmal Samuel能以残障运动员身份代表香港,多次参与划艇项目,在亚运等大型国际赛事为港争光。
历劫重生已是生命传奇,同时关心其他残疾人士的权益更是难能可贵。划艇之外,手动单车亦是Ajmal Samuel的强项,以长途旅程筹款,回馈社会。
...
“You are everywhere!”来自朋友的赞美当然有点说笑成分,但在港岛湾仔、中环、上环、苏豪区,在餐厅、食肆、咖啡室、健身房,你也可能曾与「无处不在」的Elsa Jeandedieu「擦身而过」,甚至和很多市民、路人、游客一样,一见到「Elsa」,就忍不住要打开手机镜头与Elsa「打卡」。
合影的当然不是Elsa「本尊」,而是Elsa的壁画作品。
一身轻装打扮,双手或许沾上片黄片绿的Elsa,虽然不谙广东话,但靠着被喻为「人类共同语言」的艺术创作,将横街窄巷的墙身化作巨型画布,用画笔与颜料,将原本灰灰白白、歪歪斜斜的墙壁添上质感与温度,为压迫的空间,忙乱的生活带来点点笑容、活力与色彩,人与人之间无形的分隔墙,亦在落笔一刻一同瓦解。
生于法国南部,两代都是艺术家, Elsa自小立志以艺术创作为终身志业。2008年与哥哥先后到访香港,原本打算到纽约闯一番事业,想不到却被这细小而又充满生命力的东方之珠迷倒,慢慢在这小岛落地生根。
香港的艺术氛围与巴黎的知性美存有巨大落差,不过正是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的不同,让Elsa在香港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2015年她自立门户,成立Elsa Jeandedieu Studio工作室,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室内装饰之余,亦继续将街头艺术发扬光大。年前Elsa更...
Marla Enriquez是香港土生土长的菲律宾女孩,能说流利的广东话。表面上,她是一位喜爱拍Vlog的英语老师,时常上载生活琐事到社交媒体,希望让观众认识菲律宾人在香港的生活;实际上,她自小热爱唱歌,梦想有天踏上美国百老汇歌舞剧舞台,展现她的才能。
2019年底,美国音乐戏剧学院在菲律宾招生,满怀希望的Marla向表姐借钱,前往当地参与这次面试。结果,她真的从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取录。可惜,疫情期间课堂主要以视像形式进行,考虑到学习成效是否与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相称,她无奈放弃梦寐以求的升学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