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八千里】共益企业 (B Corp) 的发展与思考
2023-03-17

传统资本主义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成了不少剥削。但到廿一世纪,这种营商模式引来各种反思。因此有共益企业 B Corp 的出现。三月是 B Corp 月,世界上的共益企业社群庆祝这种经营模式,但它又面对什么问题?

什么是 B Corp?
B Corp ,中文会称之为 「共益企业」,是源于三名美国企业家Jay Coen Gilbert、Bart Houlaha及Andrew Kassoy。 Jay Coen Gilbert 及 Bart Houlahan 创立了一间篮球鞋和球衣公司,发现在给予雇员慷概的亲职假、和雇员分享公司股权、每年将公司盈利5%作慈善捐献、与海外供应商合作让工人获公平薪酬、确保职安健后,公司依然能赚钱,因此相信可以建立一套更有系统的做法,令企业对社会产生改变的力量,于是和大学同学Andrew Kassoy 在2006年创立了非牟利组织共益实验室(B Lab),同时创立一套认证机制,企业需要通过B Lab认证,才能取得 B Corp 共益企业标志。至今全球有8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个行业,逾六千间获认证的共益企业。 以中小企占多。

共益企业不单为股东创造财富,同时亦为不同的持份者创造利益,讲求对社会及环境生态作出贡献,并且要有问责性,透明度。令企业成为改善社会的力量 (force for good)

共益企业的认证是要用一个影响力评估,企业需达到80分或以上才能通过,而跨国企业要达到基线要求。企业需要将种种承诺写入公司章程,对持份者负责,亦需要将他们的表现放上B Lap 网站让公众查阅。企业并需要每三年更新和审核,以达到持续改善的目标。

共益企业发展了十七年,近年亦有一些争议。去年一间胶囊咖啡公司获得共益企业认证,但本身胶囊是单次使用,难以符合生态友善标准,另外,该间公司亦被批评剥削劳工权益。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一篇分析文章再度引发讨论。文章指出,一些早期获得认证的小型企业,担心一些取得认证的跨国企业只是想变得「冇咁差」(less bad),而不是「变好」(good)。而一些获认证企业将B Corp 标志放在广告,成为另一种公关手段。此外,获认证企业只需承诺对其雇员给予公平工资,却不一定要顾及其供应链员工是否有同样待遇,这些都令到B Corp (共益企业运动)受到质疑。因此英国开始有人认为运动要重返根本,重拾初心。

不过,亦都有另一些获认证的企业负责人撰文回应指,别忘记6000多间  B Corp 其实只占全球企业一个很少的数目,而且当中多是中小企,影响力有限,故此应该要庞大的跨国企业加入,才可以加大影响,减少天然资源消耗及建立公平利益分配的商业模式。

B Corp 发展至今面临什么挑战?在推动商界范式转移上,它又担当了什么角色?即听香港社会创投基金创始人及行政总裁魏华星的分析

** 鸣谢仁人学社谢家驹先生 及专门研究社会企业的城大公共及国际事务学系副教授蔡振荣博士提供资料

#RTHK #香港电台 #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 #BCorp #共益企业 #BLab 



【十万八千里】

主持:陆宇光、叶雅媛、王磊、周嘉俊、邱焱

监制:陈燕萍

【十万八千里】六十分钟陪你走遍世界
逢星期六上午11时至中午12时FM92.6香港电台第一台

专题分类:国际追踪
发表评论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