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香港6至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多达25%曾在一年里受到至少一种情绪疾病困扰,为何快乐童年变得如此奢侈?最困扰他们的情绪问题是什么?数码和网络年代如何令很多孩子出现身心问题?若孩子上网成瘾、打机成瘾,应该如何处理?精神科专科陈启泰医生将为你解答。

0 seconds of 0 secondsVolume 90%
Press shift question mark to access a list of keyboard shortcuts
00:00
00:00
00:00
 
医生与你: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
嘉宾:精神科专科陈启泰医生

文章索引


儿童和青少年的压力来自哪里?

压力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当他们无法完成事情,或无法满足别人的期望,便会产生恐惧,形成压力
2.千禧年后发生了很多事,上一代未必很明白现今年轻人的处境,沟通困难也是另一种压力
3.年轻人似乎有很多资源去做很多事,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情绪
4.他们往往把一些外在的价值观放在自己身上,甚至可能影响自尊,希望改变自己去追上这些要求。如果没有很好的内在价值观,遇到挫败时便会感到压力


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他们出现情绪困扰?

压力除了来自环境,也可以是先天问题,即是遗传因素,也有一些生物性的身体原因。另外,青少年成长期间可能遇上一些创伤经验,或他们自身的性格和特质较易出现情绪波动。而疫情结束后,他们从网课回到实体课堂学习,也会出现适应困难。 而在网络年代,研究显示,数码化对于所有人,尤其是青少年的自我和身分发展带来影响,社交媒体直接影响情绪和睡眠,还有上网成瘾、打机成瘾问题,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他们出现情绪问题时,征状会否与成年人不同?

有这个可能,因为他们处于成长的初期,往往未必能好好整理和说出自己的感受,身边的成年人要格外留意。以焦虑为例,通常他们可能有一些比较灾难性的思想,担心很多事情,不断想起一些不开心或很紧张的经验,身体也会不舒服。若发展成抑郁,患者会茶饭不思、失眠、情绪持续低落、没精打采、对一切全无兴趣,甚至有些自残的思想。至于专注力失调和过度活跃症,主要影响专注力,很难乖乖安定坐好,或时常有冲动的行为。


何谓「游戏失调症」?如何界定打机成瘾?

世界卫生组织在2022年,正式把游戏失调症(打机成瘾)列入了精神疾病的范畴,若儿童或青少年沉迷打机,导致出现以下情况便要小心注意:
1.失去控制地打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问题是必须当事人自己觉得失去控制才容易处理
2.青少年觉得打机远比其他东西更重要,例如觉得上学和家人并不重要
3.打机导致功能出现问题,例如学习、上班和社交能力


根据香港大学社会及健康心理学实验室于2017年进行的「香港高小学生打机习惯调查」,初步估计本港有近一成学童属有风险或可能已经患上打机成瘾,情况不容忽视。

若孩子打机成瘾,应该怎样帮助他?

1.首先不同的持份者,包括家长、孩子和老师要一起商量问题,很难一刀切要求每天只能打机多久
2.研究显示,部分青少年出现上网或打机成瘾,源于家长同样经常上网和打机,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3.告诉年轻人数码世界只是工具,实体世界才是最重要,可以进行「数码禁食」,每星期选一天完全不接触数码世界,一起享受大自然或进行不同的运动或文化活动,让孩子在实体世界得到满足感,觉得实体世界很美好,不需要逃避到虚拟世界去


儿童的情绪疾病会否在长大后便消失?

不开心或焦虑是每个人都有的情绪,最重要是我们有自我复原的能力,若因情绪受困扰而无法做到自我复原,那种情绪会延续下去,有可能发展成情绪疾病。确实有部分人的焦虑或抑郁可以自己慢慢复原,但是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当出现情绪状况时,对他自身也有极大风险,他有可能会伤害自己,或滥用酒精和药物,甚至对性格都会受影响。所以不宜等候他们自行复原,而应及早辨识和治疗他们的情绪和精神困扰。


若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应如何处理?

1.首先要搞清楚孩子出现困扰的原因和程度,很多时候都要跟学校的老师或社工讨论,才能得知真正答案
2.用合适的方法去帮助他,如果问题属初期或不算太严重时,可以联络辅导员或社工帮助,也可以增加他的社区活动
3.若担心孩子已达到患病的程度,先向家庭医生求诊,家庭医生会进行分流,如有需要会转介至精神科专科医生


如何加强孩子处理压力的能力?

处理压力是一个课题,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完成应该做的工作,以及面对做不到的事情或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另外就是加强抗逆能力,就是提高韧力,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度过一些处理不到的困难,可提议他用其他方法去处理,或从其他角度去看事情。第三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多做运动或听音乐,这些都是很好的抗压方法,防止情绪病发生,加强精神健康和幸福感。


听音乐有助舒缓情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