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书@20230311】香港教育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及社群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联席总监罗伟柏
2023-03-13

香港教育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及社群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联席总监罗伟柏——学生在疫情下缺少面对面相处 或会增加校园欺凌

亲爱的郑基恩校长:

多谢你当年的推荐让我有机会到美国留学,并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辗转间已经回港工作十年。

回想当年选择心理学之路,和中学时的所见所闻息息相关。拔萃是所很有趣的学校,在同一所校园内,有同学是十优状元,也有同学会考不合格,有同学会对人关怀备至,也有少数同学会欺弄其他同伴。这些同学也随着年月成长起来,变成各种各样的人。这种种现象是激起我对研究心理学重要的原因。

 

近期看到一些有关学校欺凌的事件,而我们的学校也牵涉在内,想到你那么爱惜同学,应该会忧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想尽办法阻止同类事情发生。所以,我想写一封信,就着自己近几年来的研究和你分享一下。

 

欺凌是一种对较弱的受害者重覆使用暴力的行为。欺凌可以大至分为四类,包括身体上的欺凌(例如拳打脚踢)、关系上的欺凌(例如蓄意不友善、孤立、杯葛或排挤他人)、言语上的欺凌(例如使用粗言秽语、喝骂、中伤、讥讽、呼叫「花名 」以及网络欺凌(例如在社交平台恶意造谣、发放侮辱性的消息或人身攻击的言论)。在这些定义下,其实很多人也可能会是欺凌者或欺凌的受害者。

 

在香港和海外的研究指出有接近三成学生遭遇过欺凌,不过,这个数字应该未反映真实情况,因为欺凌事件往往出现漏报或隐瞒。欺凌事件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对受害者或欺凌者本身也会有严重的心理影响,例如增加患上抑郁症、焦虑症和自杀的机会。同时,也会增加滥用酒精/药物或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可见欺凌是一个非常需要严肃正视的问题。

 

遇上欺凌很多人的想法是严惩欺凌者便可以解决问题,好像有人会认为要罸停学或留级才可以起阻吓作用。但是,这些都是事后措拖,研究亦显示对减少欺凌的作用是有限。如果要有效减少欺凌,我们可以从一些欺凌的成因着手,对症下药。

 

欺凌在初中期间最为显著,因为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也出现极大的变化。

 

生理上,正直青春期,受到贺尔蒙的影响,情绪会较为不稳定,身型、体格、容貌也会出现变化,令到自己更加容易与别人比较。

 

环境上也有着很大的转变,由小学到中学,要从新认识朋友,亦要应付中学的功课,学习压力也有所提升。加上一般来说,中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会不同,由小学生较为凑小朋友般,到中学会要求中学生更加独立,自己处理问题。所以他们可能会在此时缺乏能力感和关系感。

 

升中后同学在校内校外,例如社会上或网络上,可能会目睹更多的暴力,从而增加使用暴力去解决问题的念头。

 

再加上近三年新冠疫情的阴霾下, 学生经常停课并采用线上课堂,在缺少真人面对面相处和教师的教导下,窒碍了他们的社交情绪发展。欺凌的问题可能会更常见。

 

中学生在多重变化下,有些学生会选择用暴力的手法去抒发他们的情绪,或去得到别人的认同,提升形象。所以,值得一提的是欺凌者诉诸暴力,和本身的人际关系需要未被满足和缺乏社交情绪能力有关。

 

那么在校内怎样才能减低欺凌呢?根据我的研究和资料搜集,老师有着很重要的角色。学生越能得到老师的关怀,他们成为欺凌者或受害人的机会也会较低。除此之外,当学生认为老师能有效处理同学间的纷争,他们也会较少用暴力去解决问题。

 

在研究中,我的研究团队问及学生关于在学校里老师有多常关心他们,对他们有多友善,会多愿意聆听他们。当这三项分数越高,欺凌和受害的次数也会越低。除此之外,如果老师能够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例如耐心地明白他们面对的烦恼和问题,让每位学生也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和展现无条件的爱,学生也会较少欺凌或被欺凌。回想中学年代,有幸得到郑老师 和几名老师的关爱,也让我也渡过多重难关。

 

在学校里,同侪也担当着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拔萃拥有独特的「大佬」文化,在其他 地方可能会叫作大哥哥大姐姐计划 (Big brothers and Big sisters programs)。高年级的同学甚至毕了业的师兄会乐于成为师弟的榜样和盲公竹,在人生路上指点迷津。在这些关系中,也希望可以传递同理心、仁爱、关怀别人的心。

 

其实母校和其他学校可能也有这些措施和文化。不过,怎样令这文化更显注和广泛流传,将会是一个重点。

 

最近看了有关母校校训的影片,当中有to serve and to lead, and best of the best 。当中的精神也能套用于整个教育界。To serve and to lead 是要成为社会的领导去服务不幸的人。To be the best of the best 不是每一样东西也要拿第一,而是一种自我实现,在求学时期,相信大家都会在学业、体育、音乐等课外活动上追求成就,但除此之外也可以做到共融、利他,建构一个非暴力的文化,这更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最后我想用池田大作,一位推动各种和平活动的佛法哲学家和教育家,曾经讲过的一句话作结互勉。「诸君莫忘为何磨练睿智」,意思是,每一个人也别忘了是为了什么去磨练睿智。在教育上,除了要在学术要有出色的成就,也不忘去思考为什么要读书。

 

你的学生

 

罗伟柏

 

2023年3 月11日

 

专题分类:专题文章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