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香港家长:
今天是年三十晚,除了是跟家人一起吃团年饭、逛花市的好日子,亦是向家人表达爱与关怀的最好时刻。在亚洲人社会,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很容易跟学业、事业扯上关系,担心他们选科、找工作,现在还可能要担心他们会否采取躺平的生活方式,真是为人父母甚艰难。我身爲父亲都很明白,做父母的当然希望子女成才,长大后可以成爲高薪厚职的专业人士,但是除了做「律师、医生」,还有没有其他好的专业选择呢?
首先跟大家分享几个跟职场相关的数据,到2030年,全球将会有2000万个制造业职位被机械人取替,但同时亦会有超过8500万个职位因爲没有适合的人才而悬空。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亦预计全球化、行业转型、科技进步等因素会导致全球11亿个工作岗位被彻底改变。
听到这里,我们会否担心子女在未来会不会失业呢?
看看最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到政府将会在中小学阶段大力推动STEAM,即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强化编程教育、在教材上加入人工智能元素等。 本地高等院校方面就陆续在文科课程,引入糅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端运算等元素的选修学科,配合当下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要。
而我们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为培训未来人才,积极为在学、在职人士提供未来技能课程。在我们的一份STEM调查发现,86% 家长认为小朋友应该从小学开始接触创科教育,近八成(79%)认为应该将创科教育列为校内正规课程,而人工智能/机械学习、数据分析及网络安全,被视爲新兴科技和未来技能。因应这个现象,我们积极举办各种加强STEAM技能的活动,例如「青少年航天科普计划」、「F1 in Schools」等。上月更开设「TechEd Playground 创科游学馆」,提供多一个平台让大家和业界了解最新创科教育方案和教材。
之所以要培训未来人才,是因爲当前大部分主要经济体都积极发展高增值先进制造业及先进服务业,加上疫情,加快智能化步伐;包括香港在内,我们正善用自身优势发展创新科技,包括完善智识产权保障和庞大的内地市场,实现「新型工业化」,种种转变使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变得不再一样。
可能各位都听过「新型工业化」这个概念,因爲在早前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就有提到。
跟再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强调以信息化带动,透过创意及创新、智能及数码化、高技术含量、新技能新材料等元素,发展一个个具增值潜力、高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同时亦不会忽略可持续发展元素,从设计、生产以至销售,整个产品周期都会注重材料的循环再用、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全面实现「新型工业化」。
要落实「新型工业化」,我地可以透过在香港设立更多智能生产线、提供创科土地及空间,吸引世界级,包括香港在内的龙头企业、先进科技及人才落户香港。随着新型工业化成爲全球大趋势,我们跟全球各地一样都积极升级转型,迈向高端先进制造,加上我们本身有多年制造业DNA,根基雄厚,再同步做好对中小企的支援工作,善用大湾区供应链的优势和融合,相信可以使本地产业生态圈逐步形成。 只要好好把握这个机遇,我们的发展进程绝对不会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落后。
而我们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就会从技术支援、培育人才及善用政府资助计划三方面,协助政府和业界实现「新型工业化」。
技术方面我们局拥有世界级科研技术和实力,研发成果不但屡获殊荣,更重要是将技术落地,解决行业的痛点。另外我们会定期进行研究及举办科技研讨会,让业界及公众认清各产业的现况及发展潜力。例如去年底公布的「生命健康科技产业研究报告」,列出香港发展这个高增值产业的优势。我们更在生产力大楼设立「食品未来科技馆」、「智能穿戴及钟表科技中心」、「元宇宙体验馆」等平台,向业界及公衆介绍最新技术应用及提供测试服务,加快商品化步伐。
人才方面,我们生产力学院提供多个未来技能培训课程,包括跟国际知名研究所,德国Fraunhofer IPT(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研究所)联手推出的工业4.0专业文凭,加强支援工商界培育未来人才,配合「新型工业化」发展 。
资金方面,我们「中小企支援组」协助推广政府部门各项的资助计划,企业可以透过我们网上一站式平台掌握相关资料;或透过我们的一对一谘询服务,配对合适的资助计划。
説到这里大家会否觉得在这个时代,成爲科技、工业专才,同样可以在职场上发光发亮呢? 加上《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又制定了清晰路线图和发展目标,推进创科发展进程,为我们带来无限机遇。
我鼓励各位家长可以多花时间了解由「新型工业化」发展出的新兴产业,方便在子女生涯规划上提供更适切的意见和协助,让他们闯出一片天。
最后祝大家在兔年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家庭幸福!
毕坚文
2023年1月21日
壬寅年十二月三十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张凤萍
编导: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