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香港大学地理系教授卢佩莹教授——香港的交通基建 应考虑对节约城市形态、发展多核心城市的影响
*标题由编辑所加
亲爱的秉澍、秉桦:
踏入十一月英国天气都已转凉,希望你们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新冠肺炎啊!妈妈觉得时间真的过得好快,转眼间,今个学年,秉澍你已经要申请入大学了!而你的志愿是主修生物;而秉桦你都要开始高考课程,除了设计之外,你拣了地理、商科和经济,你们拣的学科与妈咪一年前想的很不同,但都是好的选择,对未来城市要照顾好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交通基建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近香港特首李家超先生就落实他的「基建先行、创造容量」的施政理念,在交通方面提出了三铁三路的方案。不知你们两兄弟会不会有不同意见呢?
香港在1968年成立运输署,但香港的交通政策,可以话从七十年代中后期才发展雏形。政府在1976年发表了第一次整体运输研究(First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Study)和香港第一份交通白皮书:保持水陆运输畅通(Keeping Hong Kong Moving)。大概十年之后做了第二次整体运输研究,和以这个研究为蓝本的1990年迈向二十一世纪(Mov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将香港带入了一个高速基建发展的年代。1993年,公布了第一份铁路发展策略,并执行已多次检讨的港口及机场发展策略。到了97年,香港政府完成第三次整体运输研究,和以它为蓝本的1999年迈步前进(Hong Kong Moving Ahead),确立了以铁路为骨干的运输政策,这个政策可以说是沿用至今。
所以在过去二十多年,香港铁路网络不断扩张。但社会发展有不同阶段,结合我和团队做可持续交通研究二十多年,除了要平衡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的需要,就着香港现况,我想提出两大原则作为衡量的标准。
第一个原则是大型交通基建是否可以节约城市的形态。城市不断向外扩张会破坏郊区的生态和比较宁静的乡郊生活,更会增加社会整体的交通成本。
第二个原则就是基建必须配合城规和经济活动,令城市真正做到多核心的形态。让我用例子和最近的施政报告来展释一下这两个原则。
地铁线哪一条线真正最成功呢?并不是那条最赚钱或最多人用、最挤迫的,而是哪一条可以最支持香港长远可持续发展。所以我好高兴在关于施政报告的政府新闻地图,除了展示三铁三路,也显示了中部人工岛所涉及由屯门到港岛西的铁路。这条铁路是真正能帮到屯门的居民,也会形成一条全新的过海隧道。虽然它涉及维港以外和生态敏感度较低的区域填海,但成片的开发提供难得机会引入最新的城建和通讯科技、完整和环保的规划理念、多元化的土地用途,和大规模增加公营房屋。
因为它的空间上十分邻近现有活动和商业发展,可以制约城市形态,达到紧凑城市(Compact City)。而在三铁三路之中,「将军澳綫南延线」和「将军澳至油塘隧道」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最重要就是这个延伸新区137区,如何做到不单止是一个住宅区呢?相反,沙田绕道的兴建,似乎就无直接提到大型住宅或工业项目去创造容量了。第二组的基建涉及北部都会区的北都公路和中铁线。整体来说,北部都会区是有优势,也得到很多市民支持。它是否成功取决于能否真正做到市民当区就业和生活。举例,在北都生活的市民是否不再需要每日出入市区两次,而是每周,甚至每月才出一次呢?在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要将香港经济活动真正北移,真的知易行难。就着各种职住平衡,西贡、元朗和北区,尤其就着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和金融及保险业,都是突出的职位贫乏地区(Job-poor areas)。
第三组的是港深西部铁路。这个项目涉及国家策略和大湾区,区域融合取决于香港西北部经济区和产业与内地是否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最近我的团队研究了大陆和欧洲1627个高铁站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发现如果是建新站,一般都需要十五至二十年,才能真正做到车站和城市的主要活动区有机结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次施政报告重提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城市的发展,除了人流之外,也需货物流通。如果货畅其流是主要目标,增加经济活力甚至支持本地再工业化,是无可厚非的。但要好小心,因为鼓励和方便市民使用私家车的道路发展模式,现今所有已发展的国家、城市,在全球暖化和交通减排之下都正在反思。香港一定要慎重控制私家车和道路的再急速增长,以免与环境改善和减排背道而驰。
最后,妈妈想讲关于香港整体运输的优势其实不单止在于基建,也是在于我们有好多元化的选择。好似由港大附近,我们的家去到北角饮茶,我们可以选择开车、乘搭地铁、的士、小巴、巴士或者电车。如何智慧出行令香港网约车、单车、步行,以至实时交通管理、交通安全和无人驾驶走得更前,政府是要担当领导的角色。施政报告要有前瞻性,希望日后也提出关于出行体验的成效指标 (KPI)。基建对于发展中城市,尤其是有着急速人口增长的城市,系决定性的。但是我们的城市已进入一个成熟期,除了基建之外,需要更多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非基建创意和前瞻性的交通政策理念。
秉澍、秉桦,或者到你们学成返港工作,除了地铁之外,你们可以轻松选择步行、单车、又或者更安全、环保和舒适的巴士出行。期待未来的香港人仍然能享受城市中的大自然,有活力的经济及和谐的社会环境。
爱你们的妈妈
2022年11月12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张凤萍
编导: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