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人科医学会主席李舜华医生——冀染疫长者及其家人 善用新冠口服药
*标题由编辑所加
致芳姨:
自从农历年前到你家楼下,接过你给我的萝卜糕,就再没有太多机会见面,更不能像以往一样吃你拿手的上海菜。这疫情打断了我们见面的机会,还好你我尚可常用Whatsapp沟通。每逢在新闻听见有长者染病后离世,我就特别挂念你,因为你毕竟是我唯一仍在香港的长辈了。
去年三月,当听见有新冠疫苗到港时,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你。你年过70,又有糖尿病,算是高危一族。我们年轻的不怕,但你的状况就让我担心。想不到你也和我很多长者病人一样,说要观察一下。我也明白,那时候每天的新闻都充斥着打了疫苗之后中风、心脏病发,甚至死亡的消息。我只能小心提点,但又恐防吓着你。只盼你出入小心,可幸你也是个极小心的人,那时你已经带两个口罩出入,我也比较放心。
直至去年七月,政府开始大力宣传长者注射疫苗的重要性,我作为老人科医学会的会长,除了多次上电台节目鼓励长者打针外,也时常和其他老人科及有心的私家医生到各区办讲座,向长者解释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其实最令我担心的都不是你,我最担心的是住在院舍,更体弱的、更年长的老人家,他们很多已不能为自己作主,打或不打疫苗,只能依靠子女决定。就我在医院门诊所见,很多为人子女的,可能怕年老体弱的家人受不住所谓「可能发生,但又未必一定会发生」的副作用,竟多数拒绝父母接种疫苗。他们的理由通常是「担心父母体弱受不了副作用」,不论我费多少唇舌,仍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
虽然,现在三份一的老人院友都已染疫了,但仍然有拯救他们的空间。我好多医生朋友都已参加了院舍外展疫苗接种队,只要老人院的家属不反对,长者能及早注射疫苗,亦即是能及早得到保护的。再说,身体虚弱的长者,正是最有机会在疫症中受感染及病情恶化的。只要能早日接种疫苗,不是能给他们一个生存的机会么?
这几天更好的消息是,新的抗病毒口服药物已到港,可惜未能赶及在香港注册。但其实科学实证已确认,更有数据显示药物能抑压病毒量,减低年长人士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风险。这是对长者的一大喜讯,只希望家人或长者自己不要因为药物未赶及注册,就拒绝治疗的机会。要知道,口服药物只能在病征出现后五天内服用才见效,迟了就错失治疗良机。而且,这些药只适用于未完成接种疫苗的人身上,万一未赶及完成所有疫苗接种,又不幸被感染,这可是救命的治疗呢!
这几天不断收到讯息,很多朋友的年长家人都被感染了。有些喉咙很痛,不愿进食。我的建议是,要尽量保持充足水份。我们在医院或亚博治疗中心见到患病的长者都有脱水现象,脱水其实会大大减低了他们康复的机会,而且更容易引起并发症。不论什么口味,只要老人家肯饮肯吃,就能增加他们捱过这一疫的机会。
如果身边有许多独老、双老亲属,我们作为年轻一辈的,必须多联络、多探问。如果察觉到他们状况不佳,就要尽早帮助。不论是安排他们做快速检测也好,替他们安排往指定诊所也好,甚至只是送点食物药品,都能守护他们。老人家未必能用视像或智能电话,但简单一个电话问候,鼓励一下,可能已能给他们很大支援。长者很多时不懂自己找支援,我们要随时留意支援的渠道,为他们以防万一。
长者自己也要多注意身体状况,尤其是双老或独居的,要多安排支援网络。如果发现有发烧、咳嗽、头痛,甚至气促等状况,就要通知子女或亲朋戚友,及早找到支援。我所见的是,很多长者因为怕入院,在家耽误多日,结果因为胃口欠佳,严重脱水,延至入院时为时已晚。病毒需要处理,但脱水的效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因此,即使胃口再不差,仍要坚持摄取水份才好。
在第五波疫情下,我每天早上张开眼,第一个手机上的讯息就是我医院的急症室里塞满了几十个年长新冠病患。再过几天,数目多了一项,是急症室里存放了多少具遗体。联网里的医院,每天纷纷转来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最后,连我医院的停车位旁,都放了三个存放遗体的冷藏货柜。
上个月还见到了,许多子女为了见住院舍的父母一面,藉着带他们来覆诊的机会,共聚几小时的天伦。今天,连这也变成不可能了,因为超过九成的院舍已成为疫区,不但一面难见,更甚者可能已成永别。这不禁令我想到,那些当日拒绝为父母接种疫苗的子女,如今可有遗憾?
这几天阳光普照,春天又来了。即使人间病毒横行,新闻上坏消息频频,但你千万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你一个人住,不能如以往般外出做义工、探朋友,但也要多保持正面的思想,多和朋友亲戚联系,不开心的话,就不要看太多令人担心的新闻了,多和你的宠物龟龟玩耍。虽然确诊人数仍然高企,但疫情已见顶,加上各方的支援,药物都到了。相信夏至之日,我们必可再相聚,我又可以上你家吃你煮的好餸了。
你的姨甥女
Jenny
2022年3月19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张凤萍
编导: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