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教授刘永松教授——香港在举办大型体育盛事时要注意四个重点
阿良:
好开心在农历年间收到你的讯息及祝福,在此,我亦祝你在国外读书顺利,身体健康,待你学成归来,我们再聚旧踢波、打网球,记得你在大学足球队的时候头顶脚踢,甚有功架,现在还有参加校队吗?
你在信中问及农历年前美斯事件,香港人生活节奏快速,非常健忘,那种不满以及疑惑已经讨论了很多,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一下的是:美斯事件背后的运动盛事化主题,香港在这方面应如何走下去,同时,香港在这方面有什么优势。我认为有以下四大点需要注意和了解:
第一个重点是运动产业专业化和打造平台与人才:
首先,香港应制定运动产业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和公共服务等政策,形成国际化、法治化、公平化的跨境运动产业投资、贸易规则新体系,优化城市合作、产业分工和社会治理等机制,为运动赛事的举办和发展提供优惠和便利。
设立运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运动产业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等。积极搭建运动产业融资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性开发运动产业的金融产品。扩大购买公共运动相关服务的范围,将运动赛事、体育活动、运动产业后备人才培训等项目结合在一起。例如把运动设施建设、运动产业项目用地纳入城市规划。
第二,在提高国际化水平方面,香港应积极申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争取各种不同类型的国际顶级赛事落户,例如世界锦标赛等。不断提升赛事品质和服务水准,确保赛事运作体系完备,促进赛事与文创、娱乐、购物、餐饮、住宿、交通、物流、建筑、传媒、广告等上下游行业的深度联动,提升赛事市场化水准。
积极引进国际运动组织的总部或分支,使香港形成以单项国际运动组织聚集为特点的城市。例如举办国际运动论坛会议、连动产业投资洽谈展销会,搭建香港与世界运动合作交流的平台。
第三,紧贴和善用创新数码运动消费新业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慧、区块链、5G等新科技,培育电子科技、线上赛事、在线健身等新业态。加快布局比赛、培训、资格认证、硬体研发生产、智慧穿戴设备、软件改造升级、数据分析等产业链,吸引优秀人才,率先进行全球性运动数码生态的开发。
第四,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在运动设施、办赛、人才、项目资源等方面优势,以香港为龙头,澳门、广州、深圳为依托,推进粤港澳大湾区 「9+2」 城市共同打造多中心联动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产业新模式。
最后,长远需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运动产业,开发创新型的「运动+」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引进运动产业园区、运动节庆、运动展会、论坛等活动,发展运动文化、旅游、传媒、仲介、康复、科技等产业。
阿良,我们要明白,香港相较其他地区而言,举办大型运动盛事有相当的优势,值得香港投放资源发展,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重点。香港的优势包括政府在体育运动政策制定上高度自主。香港既与内地具有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又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能够在「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下,更好发挥运动盛事「超级联系人的」作用。而香港传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对外开放水准,又为运动盛事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援与广阔的市场保障。作为自由贸易港,香港运动产业可以促进建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可以推进内地参与国际大循环,吸引国际运动组织、人才、产业、资金与技术,融人内地运动产业链与供应链。而作为全球信息中心,与世界各国的网络无缝对接,这为赛事筹备过程中的资讯沟通,提供了最有效和关键的管道。
接下来便牵涉到第三个重点,香港适合举办哪些大型运动盛事呢?
我认为持续推动「M」品牌系列赛事升级,申办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橄榄球、游泳等市场化程度高、国际影响力大,以及马拉松、马术、帆船、搏击、剑击、攀岩、街舞等在香港发展潜力强的单项运动赛事,构建高端运动赛事体系。
最后,第四个重点是香港还需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
一、提早制定一系列运动赛事时间表,从而带动运动产业的发展,成为香港重要经济增长点。运动与文化、旅游、金融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形成以运动竞赛表演业、用品业、金融服务业、休闲旅游业为重点,投资多元化的运动产业体系。把文化、运动与旅游无缝结合,打造最大优势,发挥协同作用。
二、运动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及优化,形成国际化的运动产业新体系,吸引世界一流运动机构或总部落户,令国际运动交流更加广泛,运动城市的品牌国际影响力更加突出。
三、进一步健全运动赛事体系。建立科学的运动赛事战略规划、评估与决策机制,统一实施赛事设计与总体布局,与国际接轨、与内地互联的运动赛事发展模式。
总括而言,香港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重要的战略地位,联通国内外资源,通过举办大型运动赛事带动相关运动产业发展。
阿良,今年是龙年,中国传统上,龙象征活力、吉祥、智慧,我祝福你和香港人在这一个龙年身体龙腾虎跃,学业鲤跃龙门。
刘永松
2024年3月2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张凤萍
编导: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