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书@20211002】中大工程学院副院长 黄锦辉教授
2021-10-02

中大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教授——加STEM教育 舒缓香港创科人才荒

 

*标题由编辑所加

 

家恒贤侄:

 

你好,近来身体可好?

 

你爸爸告欣我,经过三年的努力,你的科技公司上个月被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睇中,获得一千多万美金的投资。恭喜恭喜!你要好好把握这机会,善用这笔基金,把公司做大做强,并争取尽快上市。

时间飞逝,十年前你爸爸在逼不得已的之下,把你送到美国读书。你从小热爱电脑,初中时编程、硬件无一不通,而且当年你经常参加公开电脑比赛,赢过不少奖项。但你却并不是读书的材料,每次考试都未能达标。由于家人恐怕你不能考进香港的大学,所以作出艰难的决定,把你送到美国。今天你学业有成,你爸爸必然非常开心,并为你引以为傲。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的话,可能今天你就无需离鄕别井,出国留学了。最近,香港教育局推出「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计划将于2022-23学年开始实行,提供入大学机会予在个别学科或范畴具有特殊才华及兴趣的中六学生。这些由校长推荐的学生将不受DSE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影响,获大学考虑直接录取。每间学校最多可以推荐两名学生,现时全港约有500间中学,因此保守估计约共1000名学生可以从中受惠。据悉,八间资助大学已指定约140个学士课程参与计划。估计这计划将会涵盖运动、文化、电脑等领域出类拔萃的学生。「回到未来」,我相信以你对电脑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当年在公开电脑比赛的卓越成绩,今天你必然会被校长垂青,大力推荐你入大学。可惜事与愿违,计划珊珊来迟,令香港教育界走宝,未能挽留你这类的鬼才。

 

这个计划有助解决本地创科産业的人才荒问题。香港政府自2015年11月成立创新及科技局以来,一直大力推动「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以过去四年为例,政府已投放超过1000亿港元,促进创科发展。再者,在「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国家策略之下,香港创科産业发展将会一片光明,商机处处。虽然如此,香港却严重缺乏创科人才。

 

自回归以来香港的教育制度似乎不太鼓励数理学科,因此培育中小学生创科兴趣在过去多年是教育界的一大挑战。政府为培训本地创科人才,在2015年开始支援学校STEM教育,例如推出中学「IT创新实验室」及小学「奇趣IT识多啲」计划,资助中小学以课外活动型式提升学生对STEM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六叔是这两个计划的评审委员会主席,并欣见它们自推出以来,学界的反应非常热烈。

 

面对公开考试而至报读大学,在现时DSE制度之下,高中学生必修的四个「核心科目」。中、英、数及通识(现改为「公民及社会教育科」)决定学生是否达到入读大学门槛,当中只有数学一科与创科或STEM教育相关。然而,我相信「IT创新实验室」及「奇趣IT识多啲」,再加上「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必然可以舒缓这问题。虽然如此,学校要有效落实「IT创新实验室」及「奇趣IT识多啲」计划,它们宜与自身的「重点学科领域」配合,这做法才能令学生达至学以致用。可是一般的中学重点学科老师对STEM却认识有限,所以难以善用这些政府资助平台。因此,我认为政府必需加码,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他们对STEM的教件、硬件和软件各方面的知识。

 

 

 

另外,香港本地欠缺大型创科企业,理工学科的就业前景因此比不上医科、法律等专科,也令高中学生升学时对理工相关科目却步,变相减少创科人才,严重窒碍香港创科发展。然而,大湾区是香港的后盾,它将会大大扩充香港创科市场,制造就业、创业机会。我认为各大学及中学应该更多安排学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交流及实习,累积多些工作及文化经验。「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大学生(甚至乎中学生)在求学期间应该多争取往大湾区落脚。

 

家恒,以你今天在创科领域的成就大有条件回流,以香港为基地,开拓庞大的大湾区市场。你可以认真考虑,六叔会全力支持你。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六叔

二零二一年十月二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家书】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陈颢之、张凤萍
编导:陈颢之、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

专题分类:专题文章
发表评论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