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书@20230318】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席朱敏健
2023-03-20

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席朱敏健 ——消除歧视和偏见 正面对待精神病患者

芷君:

数年没见,在我记忆中你还是小时候的模样。最近与你爸爸倾谈时,才知道你正在攻读医科,你长大成人了,更有意成为精神科专科医生,我对你的选择感到很高兴。

 

精神健康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正如行政长官早前指,「精神健康是市民『幸福感』的关键之一」。根据一个在2015年发表有关精神健康的研究,有13%香港居民是精神病患者,可见在香港患有精神病并不罕见。

平机会一个最近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约有八成受访者认为,在香港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是非常普遍或是普遍。受访精神病患者更表示,他们会因为其疾病而获得较少升职机会或薪金,甚至不被聘用。有超过四成的精神病患者表示在过去五年曾在求职、在职或离职过程中遭受歧视。在2018至2022年期间,平机会一共收到310宗在《残疾歧视条例》下有关精神状况遭受歧视的投诉,其中四分之三涉及雇佣范畴,由此看来,精神病患者在职场方面确是面对不少的困难。

研究结果又显示,精神病患者在职场有被标签化的情况。有超过五成的在职人士表示担心精神病患者会伤害别人;另分别有四成在职受访者表示会尝试与精神病患者保持距离及害怕与精神病患者独处。这种对精神病患者的标签,归根究底,问题的根源就是市民大众误会精神病与暴力有关。事实上,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只占极少数,公众不应受到个别事件的渲染,而对他们加上负面的标签。其实大部分歧视思想和行为,均源于固有的偏见和定型观念,错误资讯、缺乏接触和认识不足等都是偏见的源头。另外,一些偏颇的单一事件、媒体反覆的负面报道或人与人之间以讹传讹的说法,很容易会使人相信偏见便是「事实」,令整个群体受到牵连。正因为偏见和观念使精神病患者及康复者在工作上得不到平等机会,最终令他们很难融入社会。

作为一个医科生,我相信你会更了解精神病只是一个概括的名词,它包含着不同种类的精神病,有急性或慢性,亦有温和及严重之分。常见的精神病包括认知障碍症、思觉失调、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自闭症、过度活跃症等。若公众以偏概全地将精神病与暴力画成等号,只会令标签及歧视加深,对病患者的康复造成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对公众多加解释,以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

 

今次的研究亦发现,受访精神病患者中有接近两成的患者要为精神健康求医而请假时遇到困难,他们最常遇到的困难是临时请假得不到主管批准,以及同事对他们请假感到不满。部分受访者更表示,他们延迟或不愿意接受治疗或覆诊,主要原因是担心被公司的人知悉他们精神健康出了问题,或因为需要治疗或覆诊而对他们产生负面想法。

由此可见,精神病患者会因为害怕在职场被标签或歧视,而不愿意向他们的雇主表达其需要,甚至延误诊治。相反,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受到主管及同事较多支援的精神病患者有较高的幸福感、更好的社交及职业功能、令症状得以缓解、出现情绪困扰及自我标签的机会亦较低。本来精神病患者在职场上披露自身的精神健康状况,理应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支援,以及更容易申请病假及得到治疗,但事实他们却往往担心透露病情后会受到歧视和排挤,而选择隐瞒病情,导致情况得不到改善。

若果没有这些歧视和偏见,我相信精神病患者在透露病情时,会得到主管和同事的体谅和包容,并得到适当的支援及协助,这样便能改善患者的情绪,令他们更加安心工作,对雇主、同事和患者都有好处,达至三赢的局面。

另一个研究结果是有八成半的精神病患者表示公司有需要为员工提供精神健康支援,他们认为雇主应了解精神病患者的个别需要,检视工作安排或环境是否需要作出调适、考虑具弹性的工作安排,例如:弹性上班时间、小休时间等,以及制定平等机会政策,以避免歧视、欺凌、骚扰等。患有精神病不一定会影响其工作能力,只要雇主能作出适当的调适,患病雇员也可以在其工作岗位尽展所长。

其实精神病和其他疾病一样,只要得到适当的治疗是可以痊愈的。为了协助患者重过正常的生活,雇主可以实施精神健康友善的雇佣措施,并为有需要的雇员提供合适的工作安排,让他们可以申请病假及就诊。此外,雇主亦可以在工作间制定反歧视政策,建立没有歧视的工作环境,让雇主和雇员,以及雇员之间,以互相尊重、互谅互让的态度一起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科生,你对消除这些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又有什么看法呢?很期待听到你的意见,有时间不妨发个短讯给我吧!

朱敏健叔叔

2023年3月18日

 

专题分类:专题文章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