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书@20220625】香港理工大学神经心理学讲座教授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 岑浩强
2022-06-25

香港理工大学神经心理学讲座教授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岑浩强——一成市民疫后出现创伤后遗症征状

*标题由编辑所加

各位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

 

数个星期前收到同事甄秋慧教授的来信,很高兴知道问「为什么」已经成为你们的习惯。问「为什么」让我们发掘更多新事物,但有时亦令人感到忧虑。

两年多前,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爆发,这个「新事物」似乎对大众带来好多忧虑。

 

回想疫情初期,社会气氛紧张、市民对这个新的、又陌生的病毒焦虑惶恐。疫情反覆让大家身心俱疲,很多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困扰或创伤。这些问题是否真的能够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忘呢?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在得到食物及卫生局医疗研究基金的支持下,在疫情第四波期间展开研究,了解市民于疫情后出现精神创伤的普遍程度、对他们精神健康的影响、遵从抗疫措施的社会人口特性,以及探讨影响社会弱势群体接种疫苗的因素。

 

这个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团队首先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即第四波疫情稍为缓和时,透过电话访问形式,随机抽样访问超过三千位市民。调查发现超过一成受访者出现创伤后遗症征状,反映他们可能存在创伤后遗症;当中失业或没有个人收入,以及教育程度较低者,有较大机会出现创伤后遗症的征状。

 

一般来说,创伤后遗症征状包括侵入性记忆、过度兴奋和出现回避行为,例如避免外出等。调查发现市民出现创伤后遗症的程度较疫情爆发初期低,相信与疫情反覆使大家感觉麻木有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研究又发现,每天观看多于一小时疫情新闻的受访者,一方面会更遵从防疫措施及相关建议,但另一方面亦会出现较严重的创伤后遗症征状。这表示接收疫情相关的新闻资讯是把「双刃剑」,大家应该要理性分析,吸收资讯的同时亦要取得平衡。

 

这轮访问亦发现,在各项防疫措施中,受访者认为最难做到保持良好的手部和环境卫生;中年或以上、教育程度较高的已婚女性,会较愿意遵从不同的防疫措施,而担任家庭照顾者、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年或以上已婚男性,则对接种疫苗的愿意程度较高。

 

疫情期间,每天面对海量有关疫情的资讯及消息,有时候连我也感到「吃不消」,更何况长者等弱势群体呢?我想他们都会较易感到无所适从。

 

有见及此,我们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期间,与31位65岁以上的长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了解他们面对疫情的精神状况,以及对接种疫苗的态度。

 

我们发现,受访长者普偏认为新冠病毒传染性很高,以致他们大多避免在疫情期间外出运动及进行恒常社交活动,在长期「不能见孙仔和饮茶」的情况下,他们大部分都对疫情感到担心、无助及忧郁,更有个别受访长者对持续的情况感到沮丧,情况令人担忧。

 

自疫情发生以来,本港长者接种疫苗率较其他年龄群偏低。在是次研究的深度访谈中,我们发现长者考虑接种疫苗时主要受到自身经历和亲友意见影响,当中对疫苗认知不足、脆弱的社交网络及缺乏家庭支援等,都是导致他们对疫苗却步的原因及障碍。

 

既然社会已经朝着「复常」方向发展,那么市民的精神健康更同样需要「复常」。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疫情造成的创伤后遗症征状,应该多留意自己身体、情绪、行为及社交状况的变化,一旦出现相关征状、影响生活,并且持续一段时间,便应该向专业人士或社福机构寻求协助。

 

长久以来,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我特别关注长者的精神健康问题。值得留意的是,受精神健康困扰的长者往往未必会把问题或忧虑宣之于口。家人应该更适切关心长者、多陪伴及了解他们的需要。

 

我们认为,社会除了应该向长者提供更清晰的疫苗资讯外,更需要强化非政府机构与长者之间的连系,例如建立政府、学术界和社福界的协作网络,在疫情下支援他们的身、心需要,并作出专业建议和支援。

 

在此我要衷心感谢各位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同事,在疫情期间,除了进行各项相关的研究外,更参与不同的抗疫工作,例如率领学生营运铜锣湾「加路连山道短期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以及设立热线支援中心,解答患者查询等。

 

所谓「难关难过关关过」,提问是积极回应挑战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尝试为每个社会议题探索解决方案。你们运用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在不同领域参与抗疫工作,正好是一个坚实的例子,让我们同心抗疫,一起协助社会重返正常轨道。

 

岑浩强

2022年6月25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家书】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张凤萍
编导: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

专题分类:专题文章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