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谘询委员会主席 麦劲生——非遗是一种活态传承 会因应时代和环境变迁而不断地创新
*标题由编辑所加
Johnny:
自从你毕业以后,我们已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你近来好吗?在疫情期间要多多保重啊!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应该是农历新年期间,我首先祝你在新一年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我记得你在历史系读书时,对香港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我在2021年初获政府委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谘询委员会主席,就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教育等工作向政府提供意见,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简称「非遗」,似是一个深奥的学术名词,但其实非遗是源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包括世代相传的传统节庆、表演艺术、手工艺和知识等,可为我们带来身份认同和持续感,它们是一种活态的传承,会因应时代和环境变迁而不断地创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说得具体一点,现在正值农历新年,是香港重要的传统节日,单单过年时的不少活动就与非遗有关。由于在疫情期间,在年廿九当晚我们都不能外出吃团年饭,我有几位朋友去了酒楼买盆菜当作团年饭的餸菜,一家人围坐而食,亦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其实这种以大盆盛载食物的独特饮食文化,在香港已有数百年历史,新界不少宗族会在节庆、打醮、婚嫁或春秋二祭期间一起煮盆菜,与族人围坐「食盆」,有些祠堂甚至会筵开百多围盆菜,席间觥筹交错,恰似一场大型派对,各人尽庆而归。「食盆」有维系族人感情和确认宗族成员身份的社会功能,是一种凝聚社区的具体社会实践,因此「食盆」已列为香港非遗代表作名录。今天售卖盆菜的酒楼食肆可说是成行成市,它们还会加入款色新颖的食材,在疫情期间盆菜更成为家庭聚餐的一个好选择。虽然这种「都市」盆菜已脱离传统宗族的社会脉络,但仍然保留着「团圆」的意涵和节日氛围,可算是传统文化被不断再创造的实例。
过往大年初一的新闻报导中,你都会看到大批市民拥到黄大仙祠上头柱香的盛况。你对「有求必应」的黄大仙一定不会陌生,但未必留意到有过百年历史的黄大仙信俗不仅是香港的非遗,亦于2014年成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至于大年初二的车公诞,亦是新年期间的另一项非遗盛事。在年初二到车公庙祈福和转风车,已成为很多人的开年活动;而新界乡议局主席在车公庙求得的签文内容,更会在新年期间为我们带来不少茶余饭后的话题。
另一方面,新界乡村仍有不少传统贺年活动,例如经常看到的舞龙、舞狮和舞麒麟等传统表演,以及相关瑞兽的扎作技艺,其实都是我们的非遗。至于点灯更是不少围村在新年期间的重要喜庆仪式。点灯是指新界宗族在农历正月上旬的吉日,将纸扎的丁灯挂在祠堂或祭祀场所内,寓意族中有男丁出生,藉此告知祖先及族人这个喜讯,同时将男丁的名字加入族谱,让这位「小新丁」正式成为宗族的一员。部分围村在正月十五元宵前后举行大型的丁酒或盆菜宴,宗族成员亦可藉此聚会祝福这些新丁。点灯和相关的花灯扎作技艺既是传统习俗和工艺,亦是我们的非遗,它们看似与我们都市人的生活风马牛不相及,但细想之下,点灯仪式就像我们都市人为新生婴孩安排出生登记和百日宴,两类可谓是异曲同工的社会实践。
我刚提到很多与农历年相关的非遗项目,其实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非遗的研究、保护、传承和推广工作任重道远,尽管非遗的保护传承在国际间算是较新的议题,特区政府过去亦做了很多有关非遗的传承和推广工作,例如于2014年公布香港首份非遗清单、2015年成立非遗办事处、2016年在三栋屋博物馆设立香港非遗中心、2017年公布首份香港非遗代表作名录,以及在2019年开始推出非遗资助计划,藉此资助和鼓励传承人、传承团体,以至公众人士一起参与传承和保护非遗的工作,以增强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并将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继续世代相传。
如果你想认识更多香港的非遗项目,或是我们对非遗的传承和推广工作,我建议你可以在政府的社交距离措施放宽后,到荃湾三栋屋的香港非遗中心参观一个刚在去年十一月开幕的「循声觅道─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这个展览利用艺术和多媒体元素,以崭新的策展手法重新演绎本地传统文化,展场还有不少「打卡」位,相信一定不会令你感到沈闷,你应该可从展览中感受到非遗其实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最后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到时可约你们一班旧生去围村食盆菜,一起体验这项香港的非遗。
麦劲生
2022年2月5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陈颢之、张凤萍
编导:陈颢之、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