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书@20231007】香港大学谢仕荣卫碧坚基金教授、数学系讲座教授暨数学研究所所长 莫毅明
2023-10-08

香港大学谢仕荣卫碧坚基金教授、数学系讲座教授暨数学研究所所长莫毅明——培养未来创科人才需要决策者、私人企业及教育界的投入及支持

晓阳与安琪:

上星期与你们分享了我为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作演讲的照片;数学在内地受重视的程度或许让你们惊讶。事实上,国内的龙头企业都非常看重数学在科创的地位。全球数学竞赛扎根在中国,每年能有超过 5 万人参加,是振奋人心的。华为全球员工中有超过 11 万人从事研发,科学家的队伍中约 45% 从事数学研究。时至今天,香港人都可以参与国家和企业的奖励与科研计画,国内在科创方面的种种发展机会也的确与香港的下一代息息相关。

 

科学家不断地提出问题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或者科学实验,都是爲了推进人类知识的前沿,达到改善人类精神与物质生活的目的。无论是几何学、电 磁学、基因学、密码学或者人工智能,科研的突破为科学 家带来无比的满足感,它啓发的技术创新又造福人类。

你们想知道我的成长和在学术上能有成就的秘诀,也关心在香港下一代成长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在国家弘扬科学与创新的大环境中有所作为。

我成长于李郑屋邨,还记得附近有一座东汉古墓,晓阳的外祖父是公务员,外祖母是工人,在家劳动。当时经济条件困难,但家庭生活却是非常愉快的。在我后来献给姊姊的诗歌里,曾经写过以下的诗句:“孤城汉墓畔,姊弟初长时,夫妇日劳碌,孩儿两相依。好学闻邻里,父母皆心仪,父兮寻改善,母兮把家持。”父亲受过古文教育,热爱中国文化,文笔秀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又因为做生意的经验擅长珠算。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搬到慈云山,姊姊与我就读于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新蒲岗官立小学,而我对在此度过的时光充满美好回忆。在家里受到父亲教我珠算的啓发,又在学校里学了课程以外的速算,我对数学充满好奇。中文老师努力充实我们的知识,讲许多成语故事,教课程以外的内容。 还记得三年级就背诵了文天祥的《正气歌》,又通过参加朗诵队学懂诗词的音乐感。六年级因爲英语老师的指点选择 了圣保罗男女中学作爲升中学的首选,升中试过后又得到姊姊的数学老师的鼓励自学法文。现在看来,老师都特别希望作育英才,眼光绝不止于让孩子脱贫,而是让我们在吸收学识的过程中学会自信,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我年少时父亲讲中国近代的数学家华罗庚与物理学家钱学森、钱三强的故事,言下之意,似乎是希望我们能承先啓后,冲出世界,为民族的未来多所贡献。就是因爲父亲极其朴素的爱国情操和对我的信任,加上老师的啓蒙与鼓励,让我小小年纪就大胆地构思生涯规划,时刻想着如何充实自己,并且很早就学会自学,从来没有输在起跑綫的想法。六年级我从刚进中学的姊姊手里借来平面几何的教材,独自学懂来自古希腊的欧几里得几何。没有资源,就善用中学图书馆在初中学懂微积分,又从大会堂图书舘学会来自- 1的平方根的美妙的复数与复平面上的微积分,同时又接触了近代数学发展的历史。这些早年的学问,在在影响我的学术研究,以致在我去年荣获未来科学大奖与陈嘉庚科学奖的获奖内容中还可以看到早年学问的痕迹。而由中小学启蒙老师的鼓励以至父亲的言教身教启发出来的例如语言学与诗歌等学问又给了我自信,让我在纵横国际学术舞台时能挥洒自如。

时代毕竟变迁了。现在中小学生需要吸收的基础学问还有电脑科学,其中涉及器材是否完备的问题,输在起跑綫的恐惧客观上是存在的。要让中小学生在将来依赖科创的社会中具备竞争力,除硬件外还有教育的问题。由于资讯繁多,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时刻在演变,我认爲最晚在初中老师就需要同时担当起导师的角色,在满足课程要求外适当地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兴趣与天赋。中小学教师所能发挥的啓蒙作用从来没有改变。我深信学生时代我那种如沐春风的愉快学习经验恰恰是老师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社会需要创造条件让老师重拾当伯乐的乐趣与社会价值。

包含数学、电脑科学、物理科学、生物科学以至各种工程学科的科创知识会越来越在未来的就业机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具备这些知识能让年青人可以参与金融、物流、医 疗、生物科技、气候、环保、教育以至企业管理等种种工作。同时,大学的科研中心以至企业的研发部门会不断寻找科创人才。因此社会需要兼顾科技教育的普及,又需要培养一批科研人才。

香港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屡有不俗的表现, 有心人士也举办了中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以数学论文为目标的科研竞赛。多年来,我也遇上不少颇具自学能力与数学天赋的参赛者。今年 6 月我在香港大学出席了一场与香港以至大湾区大约 300 名爱好数学的中学生对谈的活动,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学生热烈的提问。我们的中小学生中肯定有许多充满梦想的苗子,他们盼望有朝一日能在科研的国际舞台上一展所长。如何为他们提供一个更有利于实现梦想的客观环境是决策者、私人企业以至教育界一道重要的课题。

在我高中毕业的年代,如果希望成为数学家,几乎别无选择地需要到国外深造。时至今天,香港的数学研究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完全可以培养出具国际竞争力的数学研究人员。就以香港大学数学系为例,不乏完全在本地培养出来的科研人员,包括这两年获颁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的学者。大学也在积极扩建推动国际交流的数学研究平台。我们的数学研究所培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学科最年轻获选的院士,而我去年获奖的工作也得益于研究所提供的国际合作机会。

科创是香港的未来,期望香港更多热爱科学的年青人勇于尝试,在国家科创的大潮流中发光发亮。

 

顺祝安康

 

毅明舅父

2023年10月7日

                                                                                                                                                                     


【香港家书】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张凤萍
编导: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

 

专题分类:专题文章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