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严鸿霖——制定减排政策不妨加入最新科研成果
*标题由编辑所加
爸爸妈妈:
我近日和一班好友行凰凰山。当日不但天气炎热,空气质素也不太好。当我快到达山顶时,回首一望,眼见东涌和机场被雾霾笼罩着。作为研究空气污染的学者,我心里有些感触。
香港虽然是个好细的地方,但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空气质素的好与坏,不但对本地人的健康有影响,对城市形象都十分重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计算,户外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四百二十万人提早死亡,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其中一个重点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全世界不同国家都致力制定减排政策,香港上个月也推出《香港清新空气蓝图2035》,列出六大应对空气质素策略,包括绿色运输、全面减排、宜居环境、洁净能源、科学管理和区域协同。我认为香港减排的政策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要达至真正有效的减排,需要通过改变人的行为。电动车普及虽然可以把原本汽车排出的污染物搬到去电厂的烟囱口,有效解决路边空气污染的问题,但电动车用电推动,所以不是零排放的。
在过去十年,香港已登记车辆数目由约66万增加到91万,增加大约40%。所以如果不改变我们依赖私家车的行为,最终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零排放。所以政府要尽快落实政策提供诱因令市民多乘搭交通工具,例如制定政策令交通工具更快捷、方便、便宜和舒适。
记得我当年在英国剑桥和美国波士顿每日踏单车上班的日子,可谓又环保又健康,如果有一日香港人都一起踏单车上班,就真的做到全民奥运了。所以我们要一个长远而全面的计划,看看如何真正做到香港行人友善和单车友善。
另外,香港推出的其中一项政策入面提到,政府开展研究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其实极其重要。一个户外工作的建筑工人和一个中学生的污染物暴露水平是不一样的。我建议政府应该做一个大型而有系统的市民污染物暴露水平评估,全面地了解空气污染对市民健康的影响。加上,在评估各项减排措施的时候,不但要计算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变化,而且要评估对市民暴露污染物水平和健康风险的影响。我是世界卫生组织内全球空气污染和健康技术建议小组的专家委员,因此也希望把国际最新的空气暴露评估技术引入香港,令香港在这方面做得更加先进。
最后,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留意科研最新成果如何增加政策的成本效益。例如,臭氧在过去近十年增加了三成半,因此有效控制臭氧的增加是迫切的。我的研究发现,在制定控制臭氧政策的时候,同一减排量,当考虑「时空优化」后,成果效益可以增加接近三成,所以加入科研最新成果对制定政策是十分重要的。
爸爸妈妈,你们时常到公园跑步,当天气太热或空气质素不好的日子,要避免户外运动,多饮水,注意身体变化,保重身体。
鸿霖上
2021年7月31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陈颢之、张凤萍
编导:陈颢之、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