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书@20220101】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 袁国勇
2022-01-01

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回顾与展应对新冠肺炎之法

*标题由编辑所加

飞鹏你好:

自从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我们已经两年多没有见面,相信您和您的家人在加拿大都已经接种第三剂疫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接种了足够疫苗,相信新冠肺炎将可以在2022 年转化为类似流感的疾病,我想同你回顾一下从这次新冠肺炎大流行中可以学到的功课,可以用来对抗将来会发生的传染病大流行。

还记得我们在观塘联合医院工作的时候,虽然资源和设备不足,我们经常想尽一切办法去超越过于刻板的指引,给病人最好的照顾,我们都认为指引和教条不应该成为治病或者防控疫症的障碍。今次不少国际权威最初所作的防控建议后来被证明是强差人意的,因为全球所有专家在开始时对新冠肺炎与公众一样缺乏认知。例如他们最初反对全民戴口罩的建议、对空气传播和通风系统要求的怀疑、严格边境控制的必要性,教条式地依次使用抑制或缓解防疫措施,及不同意将隔离期延长的要求等等,事后都被证明是不明智的。在面对新问题时,尽管最初有很多反对的声音,我们仍然应该考虑挑战传统方法和教条,采取创新和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可以领先流行病三步,防患于未然 。

另外有些表面看似合乎逻辑的措施可能会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例如「确诊病例应该居家休息,病情恶化时去医院」是许多西方国家采取的政策。我们的做法恰恰相反,每个疑似病例都需要住院隔离,直到重复检测呈阴性或持续低病毒载量,然后才可让他们离开。最后证明我们这种以医院隔离为基础的方法反而使社区传播病例大大减少,令我们的医疗系统不致于瘫痪,更可减低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量。

我们也需要承认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正如复必泰和莫德纳无法预测罕见的接种疫苗后引致的心肌炎。科兴无法预测疫苗病毒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会产生两个刺突蛋白的基因缺失。阿斯利康也无法预测接种其腺病毒载体疫苗后,会发生致命的脑静脉血栓并发症。这些意想不到的改变或非常罕见的副作用必须迅速和平衡地向公众披露,以免产生错误的印象。香港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低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开初没有同时公报老年人每日中风和心脏病而死亡的人数。

如果我们要为未来的大流行做准备,就需要对新病毒进行更广泛和持续的动物监测,监测其进化并评估其跳进人类的风险,从而了解病毒起源的动物宿主。我们必须支持对快速多重检测或无偏见基因测序作诊断的研究;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生产可重复使用、自我消毒的过滤口罩、护目镜、手套和防护衣,作为提供每个市民的环保防疫包。虽然我们两年前就已经做好喷鼻疫苗种子,但是由于香港没有疫苗生产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投资,所以进展非常缓慢。除了开发安全有效的疫苗平台外,我们必须修改和制定所有学校、餐馆、会议厅或娱乐设施的通风要求,以减少空气传播。我们追踪接触者的技术非常落后,需要彻底改革。

赢得公众信任是疫情防控的关键。2020 年初的公众恐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新冠肺炎是全新疾病。因此,公众向专家寻求意见,但所有专家在开始时对新冠肺炎缺乏认知,以致这些意见往往是极多样甚至矛盾的,尤其是在政治两极分化的背景下,只会导致舆论两极分化,甚至导致针对专家的网络攻击。卫生防护中心应该牵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尽可能吸纳这些意见领袖,以便他们了解最新的防疫信息和防疫措施的局限,彼此快速学习进步。

 

飞鹏,你已经很多年没有来过我工作的地方,尽管玛丽医院拥有世界一流的生物安全第三级实验室,但令人惊讶的是这座拥有 70 年历史的教学医院,却没有一个临床传染病中心,医院的翻新工程被推迟了超过18 年。真的希望我能在退休之前看到一个新建成的现代临床传染病医疗中心。

但最令人沮丧的是,我们的香港科学院缺乏政府的定期资助。我们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例如研究人类遗传学的徐立之教授、产前分子诊断的卢煜明教授、肝移植的范上达教授、化学方面的支志明教授、高效发光材料的任咏华教授等。但香港科学院却要申请短期项目的政府资助,甚至寻求私人捐赠。有时甚至需要得朋友的好心帮忙,才能有一个聚会的地方。如果期望香港成为国际科研中心或大湾区的矽谷,政府必须提供经常资源来支持香港科学院的持续运作和发展。 

回顾香港新发传染病的历史。我们在 1894 年有鼠疫;五、六十年代有流感,当时一般卫生条件很差。但随着医疗和卫生的改善,我们已经忘记了微生物拥有灾难性的威力。从 1997 年开始,我们有禽流感 H5N1,它预示着2013 年的禽流感H7N9。2003 年,香港爆发SARS,预示着 2012 年 的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和 2019 年的新冠肺炎。

与全球暖化一样, 新冠肺炎大流行可以被视为是大自然对不断增加的全球人口和人类行为的报复。人类不断破坏野生动物的生态系统,街市卫生环境恶劣,密集城市化和频繁的航空旅行,大大缩短了动物与人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亦增加他们接触和互动的频率。因此,除非我们改变这些行为,否则我们可预计会出现更多流行传染病。为了保护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必须保护大自然,不可以再次忽视流行传染病带来的警告。

时光飞逝,你的三个儿女都先后成家立室,这两年更添了五个孙,你们可以弄孙为乐了,期望明年疫情受控后,大家可以再相聚。

 

祝新年健康、快乐。

 

国勇

2022年一月一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家书】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陈颢之、张凤萍
编导:陈颢之、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

专题分类:专题文章
发表评论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