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板您好:
谢谢你们早前拨冗出席我们举办的 DEI@WORK 共融在职场培训活动!我留意到您与同事们十分投入参与「真人图书馆」的交流环节,而其中一位同事更提到:「没想到残疾人士也可以如此思考敏捷、活泼精灵!」
在刚刚过去的巴黎残疾人奥运会上,香港代表队夺得3金4银1铜的佳绩。当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患有肌肉萎缩症的运动员何宛淇在混合双人赛中夺金时说过的一句话:「只要相信,是没有不可能的。」无论获奖与否,运动员们都展现出坚毅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其实,残疾人士的舞台不仅仅是四年一度的残奥会,他们当然也可以在职场的舞台中发挥所长。可惜的是,许多雇主、员工常常都低估了残疾人士的能力。当提到「残疾人士」,很多老板就会联想起「他们需要被照顾」;即使相信残疾人士能够工作,也会误以为他们只能留在庇护工场。香港劳动人口不足,一些公司需要聘用外劳,不过碍于种种的不理解,他们的脑海里从未有一丝聘用残疾人士的念头。
针对这个现象,我与八间社福机构联手推动 DEI@WORK(共融在职场) 运动。刚开始时,不少朋友问:「你经常提到DEI@WORK,但到底它是什么呢?」DEI 其实是Diversity(多元)、Equity(公平)及 Inclusion(共融)三个词汇的缩写;而DEI@WORK K(共融在职场)运动则是将 DEI 概念应用于职场,主张企业在工作场所中实践「多元共融」,协助残疾人士融入职场。
通常,我们会理所当然地期望员工能够适应种种工作环境的要求。然而,每个人的背景及需要都不尽相同——如果我们的工作岗位及设备仅为多数人或所谓「主流」的需要而设计,那些与「主流」有所不同的群体便可能会被社会忽略。以残疾人士为例,若主流社会对他们的状况和需要缺乏了解,便会不自觉地将他们排斥在职场之外。这种情况不仅会让残疾朋友失去机会,还将浪费社会上宝贵的人才资源。
随着融合教育的推动,残疾人士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增加。2023/24年度,喺各大专院校就读嘅学生中,有4,190名系残疾学生,较五年前嘅2,289名增加八成。 同样地,随着辅助科技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工具能帮助残疾人士克服障碍,例如:现在有公司研发出「字幕眼镜」,可以将听到的声音即时转成文字,显示在镜片上,让听障人士能「看到」别人说什么,从而克服沟通障碍;网上会议平台也使行动不便的人士可以在家工作,以及进行工作会议。
当今社会对ESG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职场共融及残疾人士就业等议题也日渐受到关注。ESG 包括「环境」、「社会」及「管治」三大范畴,企业往往在「E」与「G」方面做得很棒,但对其中的 「S」,即「社会」部分,似乎总是缺乏具体行动——可以大胆地说,在推动残疾人士就业方面,香港仍然停留于「口号阶段」。不少企业主要通过捐赠或组织企业义工来关怀弱势群体,但鲜有有实质行动推动残疾人士共融就业。
即使企业管理层愿意聘用残疾人士,若缺乏配套,其实都并不足以真正实践伤健共融。许多企业内的主管和同事,普遍对残疾的分类未必了解,更遑论懂得如何与残障人士沟通和相处。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主管自然会对在聘用残疾人士方面裹足不前,生怕遭到前线同事反对。因此,即使有雇主真的想踏出一步聘用残疾人士,往往也无从入手。
那么,如何才能在职场上达到真正的伤健共融呢?首先,我们需要为公司全体员工提供培训,让他们对残疾人士的需要及特性建立基本的认识,澄清常见的偏见。这样可以避免因同事了解不足而造成的恐惧和误解。另外,管理层亦应制定明确的伤健共融政策,将共融制度化,从招聘程序开始确保公平对待每一位求职者。制度化的好处在于,即使有心推动共融的同事离职,整体的共融措施仍能持续推行,不会受到阻碍。最后,企业亦可邀请合适的社会福利机构提供专业支援,让企业进一步了解残疾人士的需要和相关的资源。透过这些方法,更可能使企业逐步建立伤健共融的工作环境。
我的团队曾走访不同的学院,与学生们分享如何与残疾人士建立良好互动的实用技巧。在一次活动中,有商学院的学生在听过我们的讲解之后,直截了当地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与其要多花功夫学习,何不索性聘请『正常人』呢?」年轻人不虚伪,如此直率的提问,反而值得欣赏。这跟很多公司主管取易不取难的心态相似。
但其实,学习和残疾人士相处,并不是复杂的一件事,不会额外花员工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您看,现在不少企业主管都开始学习与「00后」出生的员工合作共事之道,希望能有效地跟新一代合作,善用年轻人的创意。同样地,当企业只要愿意踏出一步,尝试掌握与残疾人士共事的法门,便能拥有更广阔的人才库,让人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力。
我曾经与一家大型餐饮集团合作推行一个共融就业计划,安排一群残疾人士到该集团旗下多家餐厅工作。那次的合作过程非常愉快,还成功安排许多残疾人士就业。当我们与集团主管会面、正想开口道谢之际,他们已经急不及待地向我们表达感谢,认为这些新员工有效地缓解了餐厅人手紧绌的情况。这岂不正是「创造共享价值」吗?
要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并不怪责企业对残疾人士的认识不足:毕竟许多雇主和员工其实从未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不过水滴石穿,透过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共融的理念,终有一天能为社会带来改变——「只要相信,是没有不可能的」。
关志健
2024年9月14日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编导:陈健佳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