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书@20210515】老人权益促进会外务副主席 蓝宇乔
2021-05-15

老人权益促进会外务副主席蓝宇乔——改善安老院舍服务 用家亦需积极提诉求

*标题由编辑所加

 

Tammy 你好:

 

近日香港又发生年长照顾者自杀的伦常悲剧及残疾院舍照顾问题的讨论,令我好想写一封家书和你谈谈。

我俩分处港加两地二十多年,你会问:为什么院舍的质素问题讨论了那么多年,但仍然未能改善?要回答这问题,可能政府委任十个专家做顾问研究,也未必有确切答案。我认为院舍质素好坏,相当视乎供求平衡及为政者的监察与支持。香港多年来每年轮候安老院舍的人数都多于二万五千人,今年3月尾更增加至34392人。其实,从2020年开始,香港正式进入人口老化年代,而老年人口健康会随长者人口增加而加速照顾需求,所以,长者对住院照顾的需求也会更殷切,倘政府要回应照顾需求,达至安老院舍零等候,则需要投入较多资源,包括土地,金钱及人手。可惜,现今香港要觅地建设院舍相当困难,而且需要长远规划及获得附近居民的接纳,新院舍尚需经年筹备方能投入服务。因此,在目前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不少舍友及家人选择不强求自身最理想的院舍,公营或私营院舍也好,但求有一宿位照顾。这亦逼使他们很多时遇上问题都会哑忍,不够胆提出,直至事情恶化,甚至出现虐待或疏忽照顾等严重事件,家人方敢投诉或寻求协助。供需此消彼长下,院舍质素就算拙劣,也能生存;而政府在监察方面由于牌照、管理部门人手短缺,未必能快速及全面跟进,因此出现一鸡死另一鸡鸣的现象,一些劣质院舍、集团往往待事情丢淡后,又再春风吹又生,不断有新院舍应接庞大需求。

我胆敢讲,香港院舍质素虽不至于从没改善,但在供求没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政府根本暂时无法根治问题。因为若要彻底解决状况,重点不只在于政府的监察,而是在于用家要较积极地监察和提出诉求,若政府肯较大力地每年增加院舍及社区照顾的名额,轮候人数减少,院舍自然要较着力迎客、留客,照顾顾客的真正需要和要求。

 

你也会问,为什么家人即使要苦候多年,也要坚持轮侯资助院舍?

从数字来看,去年初轮候入住资助院舍平均需要40个月,而等候入住买位院舍则只需8个月,但今年轮候院舍的三万多长者中,有接近六成人,即19840人选择轮候资助院舍,只有四成多人愿意选择政府买位宿位或非牟利、合约院舍等。虽然近年政府做很多市场推广工作,但长者们情愿等候近四倍时间,也不想入住私营者经营的服务。 原因何在?

因为入住院舍是24小时照顾,而院舍不是可随便进入的地方,但对家人而言,院舍的拙劣质素时有听闻,非常深入民心,要建立信心和信任并非朝夕的事。因此,家人和照顾者情愿轮候、捱等,也不想将自己家人送到虎口,轮候期就算辛苦,但自己照顾也较放心,这是大部份轮候者和家人的心态。

 

你亦会问我,为什么照顾者面对沉重的照顾压力,也不愿求助?

其实,「有头发边个想做癞痢?」香港的安老服务种类繁多而细碎,家人与照顾者不容易掌握、明白,有时甚至想问也不知如何问,可以说是求助无门。而香港人惯于逆境求存,抗逆能力极强,往往守至最后一刻,才发出呼喊,可惜到了这一刻时,已是伦常悲剧发生之时。香港虽然有日间照顾者服务,但这些服务未算完全普及,很多家人、受众并不完全知道可以寻求协助,而这些服务在资源上亦不算充足,除一般社区教育式的推广、课程及借用轮椅等物资外,很少有预警式的个案发掘及跟进,因此极需要社区关顾及支援,让服务提供者与照顾者多商议,解决困难。

Tammy,你已移居加拿大,西方社会在退休问题上有较完整的国策处理,未来香港的长者和残疾人士的照顾者仍需有较多声音及参与,以推动政府有较多及较完善的改善,希望香港长者、残疾者都能安居乐业,老有所安。我明白长城非建于一日,但政府、市民及社区、社会总要持续不懈地努力,方能盼见到青天。

 

你的妹妹

宇乔,Rita

2021年5月15日

 

【声音完全版】


【香港家书】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主持:陈颢之、张凤萍
编导:陈颢之、张凤萍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

专题分类:专题文章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