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香港市民:
最近,许多人问我,作为专门研究医疗大数据的教授,为什么会在香港大学医学院设立社区药房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关乎我在教育方面的核心价值。事实上,这不仅关于药剂教育,更是关于如何推动本地药剂行业的未来发展。
我的目标是为本地的药剂系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让他们成为出色的药剂师,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为香港市民提供最优质及专业的药剂服务。香港大学药理及药剂学系曾设有一所模拟药房,作为培训学生之用。由于药物管理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这所模拟药房并非注册药房,因此无法存放药物。学生只能使用空药盒和模拟处方,并与由老师扮演的「病人」进行谘询练习。虽然这样的学习体验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培训药剂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与病人沟通和应对的能力,始终存在局限性。
我一直希望能设立一所属于我们的教学药房,让药剂系学生能够在更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能提升他们与病人互动时的自信和应对能力。毕竟,医疗工作不仅仅是学术知识的应用,更讲求与病人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技巧。每一位药剂师都需要敏锐地理解病人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及专业的建议。只有通过实践经验,学生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稳固的基础。
在今年11月,我们在香港大学正式开设了香港首间注册教学社区药房 —「香港大学社区药房」。这不仅是香港首间设于大学内的教学社区药房,也是我们药剂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开幕不仅代表着药剂教育方式的革新,也标志着社区药房服务走向专业化、现代化的关键一步。有来宾笑说开幕礼像婚宴,但对我来说,它更像是新生命的诞生,代表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新起点。未来,这个「新生命」将推动香港药剂教育与科研的发展,并为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研究和服务是大学的重要使命,而这所药房不仅服务社区,更肩负着推动药剂科研和培育学生的责任。
我经常与同事探讨这所教学药房与一般药房的区别,它们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譬如提供社区配药服务、小病小痛谘询服务等,但我们的核心目标并不只是提供这些服务,而是通过社区药房的日常运作来促进学生的实习与实践。我们希望藉此推动香港整体社区药房的发展,尤其在药物管理和病人谘询等领域,为香港药剂服务行业树立服务标准。
最初,坊间的药房未能提供一些创新服务,例如药物管理服务等。因此我们决定与两间非政府机构合作,成立社区药房,并共同推动药剂服务的创新发展,创建一个平台去满足现代社会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希望能率先设计和实施这些服务,同时培训社区药剂师和药房员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与服务质素。这些跨专业合作的经验,为后来的「赛马会药健同心药物支援网络计划」(即PHARM+计划)奠定了稳固及良好的基础。
这些早期的投资促成了今天创新教学和研究的成果。若要继续前行,我们需要探索新的药房实践和服务模式。教学药房计划将帮助长期病患者,例如心脏病患者和有过敏问题的病人,并与医生、护士,甚至中医师合作,开发崭新的医疗服务。当这些服务模式经过充分验证后,我们希望能够将其推广到其他社区药房,无论是非政府机构药房、港九药房总商会会员药房,甚至大型连锁药房等。这样一来,我们便能够让更多香港市民受益,推动全香港药剂服务水平提升。这一切的工作与努力,最终将有助于建立一个综合的社区健康网络,将各类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者紧密联系起来。家庭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士都将在这个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透过跨专业协作共同推动香港社会的健康发展。这就是我们香港大学药理及药剂学系的愿景!
今年十月,香港特首在施政报告中提到基层医疗健康的未来发展方向,其中一些内容与我们香港社区药房的实践是直接相关的。报告中强调了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要加强社区健康服务的整体发展,这让我倍感鼓舞。香港人口老化、慢性疾病和长期病患普遍,为公共医疗系统带来挑战。我们香港大学药理及药剂学系将继续响应社会需求,致力于与各界携手推动基层医疗发展。不论是政府官员、家庭医生、护士、社区药剂师、社区药房或是社福界,我们都已经准备好,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药剂业界将与各界伙伴协作,各司其职,携手推进香港基层医疗服务的提升。我们深知,在这样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创新和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坚信,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能够为香港社会的医疗健康未来,作出积极而深远的贡献。
We are here to help, and we are here to lead!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药理及药剂学系
黄志基教授
2024年12月14日
香港电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点至九点二十分
编导:陈健佳
监制:林嘉瑜
学者、议员、官员及社会人士透过书信形式,分析社会现象,细诉个人感受。